3连板吉视传媒提示风险: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宪超2025-08-11 18:56

8月11日,吉视传媒(601929)连续收出第3个涨停板,最近3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达到33.18%。截至8月11日收盘,吉视传媒报于2.97元,上涨0.27元,涨幅为10%。

吉视传媒8月11日晚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经公司核实,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各项业务推进平稳有序。公司关注到,近期有媒体报道将公司归于国资云、影视等热门概念。经公司自查,公司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不参与投资目前上映的影片。经公司核实,未发现其他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吉视传媒同时提醒,8月11日,公司股票换手率为12.40%,当日收盘价较2025年8月1日收盘价累计涨幅为53.89%,鉴于近日公司股价波动幅度较大,公司股价存在短期上涨过快后的下跌风险。

吉视传媒股价曾于2024年6月25日跌破1元面值,之后连续多个交易日在1元面值下方运行,一度存在面值退市风险。之后,吉视传媒2024年6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进行资产置换,置出资产为公司持有的三亚樾城100%股权,置入资产为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下属的IPTV相关资产;根据初步测算,本次交易拟置入和置出资产作价均为7亿元左右,差额部分由现金补足;本次交易可使公司剥离非主业低效资产,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注入IPTV优质资产,推动公司业务全面聚焦升级等。

吉视传媒2024年10月8日公告,根据《资产置换协议》安排,公司与吉林广播电视台已完成了本次交易所涉及的标的资产和股权交割工作,吉林广播电视台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完成三亚樾城变更登记。公司新设子公司吉林省东北亚新媒体有限公司(简称:新媒体公司)承接置入IPTV资产的全部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本次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三亚樾城100%股权。新媒体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资产置换已经完成,但吉视传媒的经营状况仍然难言乐观。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5.71%;基本每股收益为-0.1341元。

吉视传媒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1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9.56%;基本每股收益为-0.0295元。

吉视传媒7月14日晚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87亿元至-2.33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97亿元至-2.46亿元。

对于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的原因,吉视传媒表示,公司整体业绩预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营业收入预计有所增长,不同业务板块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其中,公众客户业务收入预计下滑,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及新媒体快速发展、用户收视习惯与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导致有线电视基础用户续费率下降,宽带互联网用户发展未达预期;集团客户业务收入预计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公司抓住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推动集团客户业务合同额订单增加,同时与之相匹配的业务成本也出现了增长;IPTV业务收入预计小幅增长,源于IPTV资产注入形成的有线电视与IPTV一体化运营协同效应;其他业务收入则预计略有减少。

从成本端来看,营业总成本预计呈上升趋势。尽管公众客户市场通过降本增效使成本有所降低,但集团客户业务因收入增长带来的成本大幅增加,叠加多业子公司和其他业务成本的一定增长,共同推高了整体成本,这也成为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预计确认的相关权益(涵盖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也将有所减少,进一步对整体业绩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