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用户”到“扶持商家”,外卖平台竞争进入新阶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特约评论员 刘远举2025-08-07 10:01
(原标题:21评论丨从“抢用户”到“扶持商家”,外卖平台竞争进入新阶段)

近日,美团宣布,面对近期餐饮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正式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向中小商户发放助力金,支持更多餐饮小店实现稳定增长。计划在此前助力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现金和补贴投入,重点支持长期经营、复购高、口碑好的中小餐饮商户。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团助力金将新增覆盖超10万家餐饮小店,单店助力金最高5万元。

无独有偶,在今年3月,饿了么就宣布启动“优店腾跃计划”,在2025年,向商家投入超过10亿元,在费率优惠、专项补贴、专属流量、数字化运营服务和硬件设施以及AI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助力餐饮商家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收获新渠道生意增量。6月16日,饿了么升级“优店腾跃计划”,再投入逾10亿元,提供新店扶持,进一步吸引连锁品牌与中小餐饮商家入驻。

在今年5月、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引导行业合法规范经营,公平、理性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生态。8月1日,多个外卖行业平台接连在自己官方社交媒体发文表态,倡导良性竞争。

在约谈后的商家支持政策,可以看作平台发文表态的后续措施:这不是要加码价格战,而是要在深层次上,进行良性竞争。这个局面,一方面是源于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顺应市场演化的必然之举。

理解这些举措的基础,是对外卖平台的认知。

实际上,外卖平台,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将线下需求转换为线上需求的平台,而是一个刺激需求、产生需求、提升行业效率、创新行业模式、产生新型社会化分工的平台。

外卖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和配送体系,在多个方面,拓展了传统餐饮业。从地域上,它大大降低了小微商家、初创品牌进入市场的初始投资,商家无需昂贵的黄金地段租金,也能扩展供应范围,更广泛地触及更多需求。从需求性质上,它通过在线展示、促销、补贴,刺激出更多的潜在需求。从行业生态角度,它推动了供应链的提升,从订单管理、支付系统、配送网络、中央厨房等方面促进了行业效率的提升,使得餐饮业能够满足更多的需求场景。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环。从国营菜市场,到自由菜场,到超市,再到现在的会员制大型超市,都是社会分工的一环。这些环节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但通过提供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幸福感,不仅参与了社会生产率的提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所以,外卖平台本身,也是社会生产力提升,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这意味着外卖平台,不仅仅是搬运需求,而是扩大了市场边界,创造了新的需求。比如,在需求场景上,它将很多原来的家务劳动场景,转化为社会分工,减轻了家务劳动的负担。再比如,在恶劣天气、疫情等特殊时期,整个外卖平台成为城市运转的关键渠道。

有了对外卖平台的意义的认知,就不难理解现在的新举措。一个行业的发展,始终是需求和供给相辅相成,双轮驱动的。前一阶段是在需求端,以价格驱动行业发展,消费者可以轻易比价,竞争更加透明和直接,但同时,也带来了同质化竞争和利润压力等问题。

现在,外卖平台则从单纯“抢用户”转向“谁能为商家创造更大价值”的良性的、深层次的竞争。在供给端,通过补贴、技术驱动等方式,鼓励商家在产品、品牌、运营等方面,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将推动整个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平台竞争推动着餐饮业从传统、分散、经验驱动向现代、集约、数据驱动转型升级,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短期的流量和订单,更在于通过持续的“创造性破坏”,重塑了行业的价值链,促进商家创新的潜能,最终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效率、服务、食品安全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不断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需要善用平台带来的渠道、数据和效率工具,利用好这种竞争带来的机会,打造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不过,与此同时,仍然需要强调的是,餐饮业乃至生活服务行业,并非单纯比拼效率,也要看重那些小众的、独特的情绪价值。这意味着,平台促进商家发展,不仅要有效率目标,也要有着更多元的价值目标,兼顾多层次的价值。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