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按照“模型驱动、应用示范、群链协同、开源生态”的总体思路,通过布局重大技术攻关、建设典型应用示范、构建产业特色集群、打造开源优质项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聚焦和躬身入局,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竞赛之势。不同时代与技术背景的机器人整机公司、具身模型软件方、总成、核心零部件及下游场景企业,共筑产业生态多元化,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中国制造是全球机器人硬件降本的重要支撑,具备比较优势。庞大且复杂的场景落地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有效试验场,当具身智能的“DeepSeek时刻”出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爆发将成就下一阶段的科技产业浪潮。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十年以上的发展机遇。
国金证券认为,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而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在电动化之后,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1)智能驾驶:高阶智驾1—N,Robotaxi0—1,供应链芯片、激光雷达、光学器件和清洗等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步入爆发式增长,智能驾驶和Robotaxi共同驱动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光学器件、传感器清洗系统等赛道高速增长。2)人形机器人:下半年关注上半身技术迭代及零部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