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7月31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25年第三财季(截至6月28日)的财报。财报显示,苹果本财季总营收达到940.4亿美元,创下近年来新高,同比增长10%,高于市场预期的895.3亿美元;净利润达244.3亿美元。
“这比我们预期的要好。”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道,他将增长的原因归结于iPhone、Mac和服务业务的两位数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出现反弹,该财季内,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同比增长4%至153.7亿美元,这也是其自2023年第四财季(相当于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库克表示,中国对部分设备提供的补贴(“国补”)帮助了苹果在该地区的发展。“这项补贴确实适用于我们的部分产品,而且显然有帮助。”库克称。
尽管销量增长,但当前苹果在智能助手Siri、生成式AI(人工智能)等方面较为落后。对此,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大幅增加投资,苹果在更个性化的Siri方面取得良好进展,预计明年会发布这些功能。
财报发布后,苹果美股盘后上涨2.42%。
iPhone营收同比增长13%
具体到业务板块来看,iPhone仍然是苹果公司当之无愧的营收担当。2025年第三财季,苹果来自iPhone的营收为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优于市场预期的402.2亿美元。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2%。其中,苹果继续位居第二,其出货量同比增长4%,这主要得益于北美地区预期关税影响导致的需求提前激增,以及印度和日本市场的强劲表现。
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与iPhone 15系列相比,iPhone 16系列同比增长了两位数。他还介绍称,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苹果已累计出货30亿部iPhone。
iPhone之外的其他硬件方面,第三财季,Mac的收入达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iPad的收入为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硬件产品(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营收为74亿美元,同比下滑8.6%;而服务业务(包括iCloud、Apple Music、AppleCare等)延续增长态势,第三财季营收为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服务业务是苹果业绩的一大亮点。本财季内,苹果服务业务毛利率为75.6%,继续保持在高位,这也是公司业绩的稳定器。
大中华区重现增长
具体到地区来看,苹果第三财季在全球主要市场均录得营收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该财季内,来自大中华区的总营收同比增长4%。
事实上,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便开始下滑,其中季度跌幅最高达13%。今年第一季度,苹果更是成为唯一一家出货量下滑的主要手机厂商;今年第二季度,苹果以13.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名。
IDC在报告中称,苹果通过降价行为明显引发中国市场的热情。“除每年常规的在‘618’电商促销季之前开始大幅降价促销,今年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相比去年多降价100元进而还可以参加‘国补’。二季度,苹果出货量高于预期。”
其他区域方面,美洲地区实现营收4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9.7%;欧洲地区实现营收24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7%;日本地区营收同比增长13.4%至57.82亿美元;亚太其他地区则实现营收7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然而,今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下跌约15%,表现逊于英伟达、微软等其他科技巨头,除了关税风险外,主要原因是苹果的AI推进缓慢、无法及时兑现承诺。其中,苹果语音助手Siri的表现与宣传存在落差,甚至直到现在,国行iPhone 15Pro系列、iPhone 16系列的用户仍无法体验到苹果的AI功能。
“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重点是将人工智能功能放在平台上,这些功能是高度个性化、私密和无缝集成的。我们正在大幅增加投资,我们也重新分配了相当多的人,专注于公司内部的人工智能功能。”库克说道。
提及关税问题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库克表示:“在6月份所在的季度,我们承担了大约8亿美元的关税成本,对于9月份所在的季度,假设当前全球关税税率、政策保持不变,且无新增关税,我们估计相关影响将使关税成本增加约11亿美元。”
他还介绍称,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苹果将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在先进制造、硅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