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资产赋能金融创新 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路径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田鹏2025-07-30 09:13

今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创新品种加速落地。其中,近日国内首单数据资产赋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正式亮相,尤为值得关注。该产品的创新内核,在于引入了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投保)旗下子公司中投保信裕的核心数据资产——“中投保信裕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数据”,为底层资产提供风险定价依据与现金流评估支撑。

在这一产品的推进过程中,上海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资产服务机构,为该数据资产提供了权威认证及数商专业服务,为产品的顺利推出提供了重要支撑。针对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实践,《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赵永超,旨在从数据要素化市场改革的视角,深入解读数据要素如何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跨越。

数据赋能产业新生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数据资产赋能资产证券化产品为“天风中投保应收账款2期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据资产赋能)”,产品发行规模为5.1亿元,底层资产是国企作为付款方的优质应收账款。该产品的成功推出,是多要素市场联动发展的全新实践,更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突破。

谈及合作初衷,赵永超表示,随着国家数据要素化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全社会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同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枢纽的上海数据交易所,需要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对其他资产的“赋能增能”路径。此外,今年陆家嘴论坛上相关领导提出了探索数据要素及资产证券化的要求。基于这些因素,上海数据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跨市场协同,选取合适的资产标的,在“数据资产赋能资产支持证券(ABS)”领域进行了此次探索尝试。

那么,数据要素是如何为底层资产赋能的?赵永超表示,其一,提升基础资产质量。上述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应收账款,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其交易市场平台及数商生态的支撑下,针对相关数据资产的合规性、确权、认证、产品登记以及估值等方面,提供了全流程的合规性与可信度保障。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基础资产依据数据资产形成的质量,不仅让投资人认可该ABS资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赋能水平,还借助数据优化了应收账款类ABS资产的管理。

其二,优化定价与风险管理。传统的应收账款定价依赖经验参数来判断风险、成本及违约率,而健全且高质量的数据能够实现资产的精准识别、筛选以及后续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水平的提升,ABS资产的风险得以降低,定价也更为合理。

其三,拓展价值与提升效率。优质的数据资产具备进一步的价值挖掘空间,它可以赋能智能体、支持模型训练,这不仅能为上述ABS资产带来新的发展可能,也能为未来数据资产赋能类ABS开拓新局面。同时,这还有助于降低ABS发行人的成本,提高投资人对上述ABS资产风险的认知效率。

不难看出,“天风中投保应收账款2期”产品的成功落地,以清晰的赋能路径证明了数据资产在提升ABS产品价值、优化市场运作效率中的核心作用,不仅切实回应了市场对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期待,更为数据资产赋能类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打开了空间。随着这类实践的不断深入,数据要素有望成为激活资产证券化市场活力、推动金融与数据要素融合创新的重要引擎。

场景拓展未来可期

今年2月份,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和“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稳妥推动数据要素相关技术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的应用实施。

而此次上海数据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正是对这一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与实践落地。作为一个重要开端,它已然拉开了“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融合创新的序幕,为后续更多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实践范本。

“两个市场的规则不同,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找到了融合的切入点。”赵永超表示,在跨市场融合方面,通过数据资产赋能ABS,我们了解了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认知,也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与金融市场规律、规则融合上有所收获;在数据供应方面,我们认识到随着数据要素化与金融市场连接加深,需推动数据要素领域按金融标准高质量供应数据;在创新方面,我们体会到此次案例的核心是促成两个不同市场形成合力、实现体系融合,且已与券商召开相关研讨会探讨数据资产ABS等内容。

在赵永超看来,对于中小微企业,数据资产化更是重大机遇。第一,数据资产入表可直接扩充企业资产规模,缓解“资产荒”;第二,规范的数据管理能向投资人证明企业价值,增强融资竞争力;第三,通过数据交易平台,还可对接数据型投资人,拓宽融资与变现渠道。

展望未来,数据资产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据赵永超透露,除供应链金融外,算力、智慧园区、新能源、智慧农业等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都具备资产化潜力。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在探索的“真实数据资产(RDA)”尤其值得关注——这类资产将传统产业的生产经营数据经数字化改造后上链存证,通过交易所认证为传统资产增信,“基于RDA的ABS、信贷等产品已在研究中,未来数据可能成为传统资产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