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下称《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开始施行。
作为上海市发展规划编制实施的牵头部门,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部全新的创制性立法,对于推进上海市统一规划体系建设,规范发展规划编制,保障发展规划实施,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地方立法,上海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曹吉珍认为,《条例》强化了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有助于保障规划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还能固化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制度层面加强了人大对规划审查批准和实施情况监督。
40条,三大特点
“内容务实,解渴管用。”张忠伟称,《条例》共六章40条,主要有三个特点,不仅全体系、立体化构建了上海市的统一规划体系,而且还全周期、全链条明确规划了管理要求,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汇聚了各方智慧。
比如,《条例》第二章第八条至十二条,对规划体系、规划协同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条例》第九条明确“本市健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形成规划合力”。
与此同时,《条例》对规划前期研究、起草、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论证、衔接审查、审议审批、任务分解、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调整等制定和实施程序作了系统、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标准、衔接批准流程、实施保障机制以及监督调整等有关要求。张忠伟认为,这将有力保障规划高质量编制、高标准实施,推动规划内容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
为了让规划有生命力,《条例》第二十二条对专家咨询论证、第二十一条和第三十三条对公众参与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解渴管用”如何落地
目前,上海正在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张忠伟表示,上海将把“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实施作为《条例》落地的最佳实践场景。
具体而言,上海将在实践中抓好四个方面。首先,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落实《条例》要求,开门编规划,凝聚各方智慧,充分反映发展共识。
“前期组织开展了56项重大课题研究,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吸纳。”张忠伟说,还将听取“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的意见,请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提出论证意见,并形成论证报告。
上海将重点开展2个系列、9项具体行动,一方面访谈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战略科学家和跨国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深度挖掘百余位科学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面向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广大市民、外籍人士等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对“十五五”发展的意见建议。
其次,加强规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关键在于加强规划间的衔接,通过规划体系层层传导、细化压实。这意味着,不仅要做好上下衔接,加强和国家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各区规划《纲要》的衔接,还要做好左右衔接,推动与长三角有关省市建立规划协同机制等。
第三,为了将蓝图落地为实景画,《条例》构建了规划实施的全流程推进机制。其中,根据《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规划《纲要》发布后,上海将及时制定规划《纲要》重点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项指标、任务和项目的责任分工和时序安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也将开展任务分解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任务清单。
另据《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上海还将推动年度计划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将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体系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确保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衔接。
根据《条例》第二十八、第二十九条规定,还将进一步促进财政、土地、人口等政策协同发力,引导要素资源向有利于发展规划实施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实现宏观政策、要素资源对发展规划的有效支撑和协同保障。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常江在2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条例》围绕构建全流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提出了保障性要求。包括健全推进落实机制,规划均要明确具体工作安排、推进措施等;落实年度计划推进,年度计划滚动落实发展规划,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合理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协同和要素保障,促进财政、土地、就业、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的有效应用。同时,明确依法制定的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严格履行相关程序。
《条例》第三十至三十二条明确,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在实施中期阶段和规划期结束前,分别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张忠伟说,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已经制定形成《“十四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工作方案》,正在组织开展总结评估工作,尤其是对“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20项重大指标、93项重大项目和259项重大任务进行逐一评估,“十四五”45个市级规划和16个区规划《纲要》也在同步开展总结评估。接下来将深入总结发展成效,直面发展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把“十五五”规划谋划好、编制实施好。
在常江看来,《条例》尤其突出对规划制定、实施情况的全方位监督,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仅规定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有关专门委员会对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监督,而且还规定单位和个人可以就规划制定、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向规划编制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另外,还规定规划实施情况应作为衡量各区、各部门依法履职情况的重要参考,国家工作人员在规划制定、实施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