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生态环境和竞争格局下,美团交出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
5月26日,美团(03690.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美团一季度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18%,用户数与年活跃商户数再创新高;核心业务增长动能强劲,新业务亏损同比收窄至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面对新一轮外卖大战,对此美团CEO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中国外卖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有助于促进行业发展,尤其有助于以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加速发展,但低质低价的“内卷式”竞争长期来看不可持续。他同时提到,新竞争者的加入凸显了外卖和更广泛的即时零售领域存在的巨大增长潜力,竞争将推动外卖尤其是即时零售领域的发展。
业内认为,美团发布的财报不仅展现了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持续优势,更透露出其围绕“零售+科技”战略展开的深层布局——从消费场景革新到全球化突破,从技术基建投入到生态体系重构,美团正以多维增长逻辑重塑行业格局。
核心商业引擎:即时零售与服务消费的双轮驱动
根据财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营收达643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即时零售业务成为最大亮点。美团闪购以“30分钟好货到手”为核心定位,一季度实现爆发式增长:饮料零食、3C产品、家用电器等非餐饮品类增速显著,情人节当天日订单量同比近乎翻倍。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数突破5亿,90后年轻消费者占比超七成,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达1800万单。这一数据背后,是美团对“即时性、便利性、全品类”消费需求的精准捕捉——当年轻用户习惯用手机下单购买应急药品、生鲜水果甚至家电数码时,闪购已从边缘业务升级为新一代购物平台,直接对标传统电商的即时性短板。
而围绕“吃得更好”,美团创新模式“品牌卫星店”则为餐饮商户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截至一季度,美团已助力480余个连锁品牌开出3000家卫星店,通过优化选址、共享供应链和流量扶持,帮助商户以轻资产模式拓展外卖场景,既提升了用户端的优质供给丰富度,又为品牌创造了增量收入。
外卖和即时零售之外,美团另一个核心业务到店业务则在一季度持续拓展供给,其年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超25%。今年一季度,全新升级的“美团会员”体系进一步促进业务协同,首次将吃、住、行、游、娱、购、医等全生活场景业务整合进一套会员体系中。目前已接入的主要权益包括“神券”权益、酒店权益、出行权益、生活权益等,更多类别的新权益正在陆续接入中。
这种“一站式会员生态”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更通过跨业务流量互通,为各业态商户带来新增量。
战略新战场:科技赋能与全球化的双线突破
核心业务之外,科技和出海业务背后藏着美团的新未来。
根据财报,美团一季度58亿元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今年一季度,美团无人机配送网络的规模化落地,其自研第四代无人机已获中国全境载货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在深圳、北京、上海、迪拜等城市开通55条航线,累计完成超52万单配送。
而在AI业务上,美团的AI布局正从内部效率优化转向外部能力输出。据美团披露,其免费AI Coding应用NoCode已进入灰度测试,面向中小商户提供零代码开发工具,帮助其快速搭建线上店铺和营销系统;年内还将推出多个AI应用助手,推动整个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数字化门槛进一步降低。
新业务方面,国际化成为最大看点。财报显示,美团旗下外卖平台Keeta在沙特阿拉伯凭借“技术+本地化”策略站稳脚跟,通过高效派单系统、精准配送时长测算和敏捷运营团队,迅速赢得本土用户青睐。
国际化业务取得突破进展,Keeta在沙特阿拉伯充分展现了产品实力和技术优势,以更优质的外卖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本土用户的青睐。近期,美团宣布,Keeta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进入巴西。
Keeta在沙特靠什么赢?业内认为,之所以能在沙特取得成功,并将成功模式复制到更多国家,一方面是美团的产品技术能力强,可以更高效的派单、更精准的测算配送时长;此外,美团拥有独特的运营和销售管理方法,优化客户体验。更重要的是,美团关注客户,在零到一阶段更敏捷地发现用户问题,并迅速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和用户需求。
生态重构:骑手保障与商户赋能的长期主义
正如王兴在电话会上所言,中国外卖行业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外卖平台和商户都不应回到很多年前依靠激进补贴驱动的竞争模式,平台需要同时服务好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等各方利益相关者,才能可持续发展。
而这两年来,美团一直围绕骑手福利和商户利益进行优化。在骑手生态建设上,美团展现出从“基础保障”向“全面赋能”的转型。自2022年试点“新职伤”保险以来,已在7省市为近700万骑手缴纳15亿元保费,预计2026年底覆盖全国;今年4月3日,美团首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试点在泉州、南通双城同步上线。这个方案坚持灵活自愿原则,不设置资格、时长、地点、类型限制,只要骑手收入满足参保条件并缴费,就给予50%的参保补贴。
除了社会保障,美团还构建了骑手职业发展通道:配送生态内86%的管理岗位由基层骑手晋升,数百名骑手通过企业资助进入大学深造。这种“从骑手到管理者/创业者”的成长路径,不仅提升了骑手群体的归属感,更塑造了“劳动光荣、职业有尊严”的行业形象,为解决即时物流行业高流动性难题提供了制度性方案。
同时,美团也披露了一季度骑手收入情况,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以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2593元。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今年开年以来骑手收入环比增长明显。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高频骑手为例,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12%。
面对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的“流量内卷”问题,美团推出多项“反内卷”措施,截至今年4月底,其通过“十亿助力金计划”为超18万商家提供资金支持,简化营销工具降低运营成本,升级评价体系遏制恶性竞争。
在食品安全领域,美团通过硬件补贴和流量扶持推动“明厨亮灶”工程,预计2025年覆盖商户将突破10万家。这一举措既回应了消费者对饮食安全的关切,又通过透明化厨房建设,帮助优质商户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品质竞争”。
与此同时,美团提出未来三年1000亿元的生态投入计划,这也意味着,美团向共建行业基础设施发力,资金将用于扶持中小商户数字化升级、培养新型消费场景、完善即时物流网络等领域。
业内认为,美团最新发布的财报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即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美团已经从“效率优先”的规模扩张阶段,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生态价值创造阶段。无论是即时零售的场景革新、科技能力的内外赋能,还是全球化的技术出海、骑手商户的权益保障,本质上都是在构建一个“用户得实惠、商户能盈利、骑手有尊严、行业可持续”的共生系统。
这种转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长期韧性,更将重新定义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竞争维度——当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形成正向循环,美团或许正在书写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新叙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