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位管理偏谨慎,两大领域获投资者看好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郭洁2025-05-25 20:39

本周(5月19日至5月23日),A股市场周一至周三延续小幅反弹,周五受权重板块拖累及外部扰动影响,市场整体下行。

本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网站发文称建议从今年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直接征收50%的关税,并称如果iPhone手机不在美国制造,苹果公司必须向美国缴纳至少25%的关税。受此消息影响,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跌。

投资者仓位管理偏谨慎

从行业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本周有10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的行业为医药生物、综合,涨幅分别为1.78%、1.41%。跌幅居前的行业为计算机、机械设备,跌幅为3.02%、2.48%。

行业资金流向方面,本周申万一级行业主力资金均呈现净流出状态,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净流出141.83亿元;其次是电子行业,净流出121.62亿元;净流出资金较多的还有机械设备、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等行业。下周A股怎么走?

5月24日,数据宝推出了一份《下周站上3400点?》的小调查。感谢各位宝粉的热情投票与支持。

通过调查发现,本周较上期操作来看,“减仓”的比例有所上升,为24%,上升了3个百分点。“清仓”的受访者本期为10%,与上一期数据相比上升3个百分点。“持仓不动”的比例本期为43%,上一期数据为46%。“加仓”比例较上期小幅下降4个百分点至23%。

从仓位管理来看,受访者观点较上期相比稍显谨慎。“满仓加融资”的比例较上期上升2百分点,“满仓”的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至32%;仓位 “50%~100%” 的投资者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至32%; “50%以下”的投资者占比较上期上升1个百分点至18%;“空仓”的投资者的比例较上期上升1个百分点,为7%。

从盈亏情况来看,本周有28%的受访者“盈利10%以内”,较上一期45%的比例大幅下降;“亏损10%以内”的受访者占比44%,上一期数据35%;“亏损10%到20%” 的受访者占比12%,较上期上升5个百分点。

50%受访者认为大盘将震荡下行

对目前行情状态,有69%的受访者认为是“震荡市”,认同“牛市”的比例仅14%。

对于接下来一周的大盘走势,多数投资者认为大盘将“震荡下行,回撤考验3300点”,占比50%。认为“震荡走高,站上3400点”的观点比例为31%。

医药、并购重组两大领域获投资者看好

对于下周A股市场会怎么走?板块行情如何演绎?投资者给出了这样的调查结果。

在“对于下周市场的风险感知如何?”的调查中,53%的受访者认为是中等风险。

对于下周市场走势影响最大的因素,经调查有41%的受访者认为是“国际市场动态”。除此之外,30%的投资者认为“国内外经济数据”将会对市场走势影响较大。

对于接下来潜力板块和方向选择,医药、并购重组两大领域获投资者看好比例持续上升,分别从5月10日的4%、2%提升至5月17日的7%、4%,进一步提升至最新调查的14%、9%。

近期,医药行业迎密集事件催化。备受瞩目的“2025全国药品交易会”5月21日—23日在广州举行;“2025第23届中国(广州)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将于6月6日—8日举行;“第23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也将于6月24日—26日在上海举行;“第13届中国医院医疗设备用品(大湾区)博览会” 亦将于6月20日—22日在深圳举办。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额为266.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9%;进口额延续收缩态势,同比下降4.42%至204.56亿美元,反映国内产业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

国元证券表示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目前不同医药领域的集采持续加速推进,部分细分赛道的集采影响已经出清,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建议关注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以及部分仿制药企业。此外,我国医药市场正处于集中度提升的加速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建议重点关注。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推动《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各项措施全面落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作为“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修改发布后,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优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修改后的《重组办法》主要实现了两个层面的制度优化。一是监管效能极大优化,实现了“宽而有度”。如实行“2+5+5”审核机制——2个工作日受理、5个工作日审核、5个工作日注册完成,显著降低时间成本。二是交易方式、退出机制极大优化,实现了“灵活有序”。如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锁定期限可相应缩短,这有助于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同时吸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简易程序、分期支付等规则降低交易成本,预计中小市值公司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需求将显著增加,推动市场交易规模扩张;反向挂钩机制将吸引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资金参与并购,推动市场从“投机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责任编辑: 周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