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示范运营加速渗透,高盛称明年一线城市或迎正毛利率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黄琳2025-05-23 14:42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提升,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近期,高盛发布的一份有关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研报显示,预计到2030年,将有50万辆Robotaxi在中国10多个城市运营,这一领域不再局限于技术可行性探讨,而是转向如何实现商业化落地。

报告指出,在中国,随着一线城市消费者接受度提升、政府和保险行业助力等,Robotaxi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最早且最显而易见的商业化路径之一。预计2026年开始,Robotaxi有望在中国一线城市实现正毛利率;到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总规模可达470亿美元。

加速多地市示范运营

当前,自动驾驶企业正争相通过Robotaxi 扩大在多地市的示范运营范围,推进商业化规模落地。比如,文远知行近日已在广州市中心开通8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示范运营专线,建起首个覆盖国内超一线城市核心城区24小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网络。今年2月,该公司量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GXR也获准在北京开展“车内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收费服务。

小马智行已经获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部分区域开启Robotaxi示范运营。最新数据显示,小马智行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过4500万公里,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超过600万公里。百度萝卜快跑已在全球15座城市,投放超千辆无人驾驶汽车。上海仙途智能也陆续在上海、北京、杭州、长沙等多地获得首批无人驾驶牌照。

车企旗下的出行服务平台也在加速Robotaxi业务的运营范围。广汽旗下如祺出行将Robotaxi业务运营范围从广州南沙逐步拓展至深圳宝安、南山,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截至2025年2月底,如祺出行平台运营Robotaxi合计超300辆;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如祺出行自有车队的安全运营里程超过200万公里。

此外,东风旗下悦享科技、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上汽旗下享道出行等出行服务平台均已布局Robotaxi业务,在武汉、无锡、苏州等城市获得示范运营许可。

现阶段,Robotaxi的示范运营数据可以反哺车企的智能化进程。比如,今年3月,广汽集团表示,如祺出行平台为广汽智驾研发提供了数据服务支持,广汽将建设万卡级别的算力集群以支持千万级场景数据训练,通过在B端的运营数据、在如祺出行部署超千台数据采集车,掌握更有效的C端数据,以此培育出高阶智驾模型。

在政策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已被列入“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多部门联合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化和道路准入。近年来,各地市密集推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相关利好政策。比如,今年,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划定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自动驾驶测试范围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完成约1万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

商业化落地关键阶段

自动驾驶企业加速扩大Robotaxi示范运营城市数量的背后,是业内对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变现的迫切需求。纵观自动驾驶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绝大多数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如何改变亏损现状,提速扩大Robotaxi规模已经成为各家自动驾驶企业的共识。

从行业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收入约1230万元,同比增超200%;文远知行Robotaxi业务收入达161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22.3%;萝卜快跑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

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刘煜冬表示:“过去投资者看重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团队和市场规模,现在看重的是公司自身实际的规模化商业应用进展,以及在新技术变革下迅速调整和适应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还会看自动驾驶公司的盈利能力。”他认为,之前自动驾驶企业的亏损,大多数是因为研发投入大但未放量,但今年自动驾驶各个细分方向将陆续放量,这会更容易看清楚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

小马智行CEO彭军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盈利与Robotaxi规模密切相关。预计Robotaxi规模达到5万辆时,小马智行将实现盈利。百度此前称,萝卜快跑计划在2024年年底在武汉地区实现收支平衡,且预计在2025年进入全面盈利期。

天风证券电子团队称,Robotaxi催生的共享出行模式,有望从根本上重塑现有的汽车出行生态体系。在硬件降本、技术进度以及政策助力三重推动下,2025年有望迎来Robotaxi量产、大规模商业化元年。

但Robotaxi的商业化仍存在挑战。高盛在研报中指出,Robotaxi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定价和订单量下降。该机构敏感性分析显示,若每单价格从3 美元降至 2.5美元,或日订单量从29 单降至 24 单,行业运营利润率将受到显著影响。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