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付万军:正研究制定金融消保领域框架性文件,促进共建金融消保制度体系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秦燕玲2025-05-15 18:53

5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付万军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将积极组织系统单位、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理性投资理财、防范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侵害等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教育宣传,擦亮金融为民底色,帮助群众明辨风险,远离侵害,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付万军指出,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挂牌以来,积极履行统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在中央金融办和各部门支持下,加快构建“大消保”工作新格局,在立制度、建机制、搭平台、强治理、解难题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取得了积极进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丰富,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同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让群众在金融领域有更多获得感。”付万军表示。具体来看,要做好深化制度机制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强化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制度机制建设,夯实保障金融权益的规则基础。付万军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正结合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制定金融消保领域的框架性文件,促进共建金融消保制度体系,在金融业务各领域、金融监管各条线,体现消保情怀。面对金融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形势变化,金融监管总局加快修订投诉处理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优化投诉处理程序,力争及时高效解决金融消费者的烦心事、期盼事。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机制,引导机构充分认识消费者保护与自身经营发展的共生逻辑,将消保理念有机嵌入产品研发、业务流程、营销宣传、内部考核等环节,持续提升金融消保工作的内生动力。

二是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付万军表示,去年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上线金融产品查询平台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消费者和投资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能够心中有数;在获取金融知识、维护合法权益时更加便利。未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优化这两个平台,拓展平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掌上查”“指尖办”服务。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落实适老化服务、无障碍服务、外籍人员服务等政策要求,完善设施配置,优化业务流程,量身打造更具专业温度、更具人文关怀的金融服务体验。同时,金融监管总局还将以“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为目标,引导金融机构用足用好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把金融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三是强化综合治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投资和消费环境。付万军指出,针对群众诉求反映强烈的问题,金融监管总局将深化溯源治理,加大对相关业务领域和金融机构的调查督查力度。聚焦营销宣传、信息收集、服务收费等重点环节,督促金融机构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厚植诚信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理念。金融监管总局还将大力发挥信用监管手段作用,一手抓守信主体激励市场化、社会化,一手抓失信主体惩戒制度化、规范化,倡导金融行业诚信文化,遏制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此外,进一步与金融管理部门、网信、公检法、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同协作,联合打击和惩处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构建多元共治最大“同心圆”,共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