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南海潮涌,珠江奔流。如今俯瞰南粤大地,从深圳南山区的“机器人谷”到广州开发区的“飞行汽车工厂”,从东莞松山湖的“芯片军团”到珠海横琴的“生物医药谷”,一个个新质生产力的“反应堆”多点开花,折射出这片改革开放先锋之地愈加澎湃的向“新”力,也是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创新强省”跃迁的生动缩影。
纵观广东的产业发展历程,犹如阅读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起步,到在制造业中“挑大梁”,再到如今逐浪科技创新前沿,每一步,广东都踏在了时代的浪尖上。但也要看到,厚实的产业家底虽是广东过去几十年积累的优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增强等因素作用下,传统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一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势在必行。
在广东产业升级跃迁的道路上,资本“无形之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基于广东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的特点,资本市场通过强化“价值发现者”与“资源整合者”的双重角色,为产业重构与跃迁插上了“腾飞之翼”。
以勇气和耐心,担当“价值发现者”,让新兴产业强筋健骨,实现新枝抽新芽。技术“从0到1”的突破,往往意味着无数的“惊险一跃”与漫长的马拉松式奔跑,离不开资本的赋能和长期“伴跑”。
数据显示,广东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超1.2万只,居全国首位,基金规模达2.47万亿元,居全国前列。强大的创投基础,成为科技创业和产业升级的巨大支撑力量。除了创投资本,产业资本也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无论是迈瑞医疗投资国产首台ECMO缔造者汉诺医疗,还是广汽集团下注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链主企业孵化创新尖兵”的模式在广东已成常态,新兴产业在“产业+资本”双轮驱动下跑出了加速度。
以智慧和格局,担当“资源整合者”,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实现老树开新花。在广东传统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了关键的融资、并购重组、资源配置等功能,让许多企业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例如,位于佛山的家电巨头美的,多年来持续开展资本运作,除了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进入机器人与自动化市场,还收购了菱王电梯、合康新能等公司,持续进军新赛道。无论是松发股份并购恒力重工,跨界进军船舶制造,还是佛山照明整合沪乐电气、国星光电等一系列产业资源,拓展智能照明版图,在它们向新求变的征途中,资本是一把锐利的剑,劈开转型路上的荆棘,开辟了提质增效的“快速通道”。
“喜新”而又“念旧”,在资本润物无声的灌溉下,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筑牢了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盘;新兴产业向“新”而行,打造了未来持续繁荣的增长点。广东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资本“无形之手”的作用,“老树”与“新枝”均能共享阳光雨露,共同打造兼具规模、韧性与后劲的产业“生态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