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梦桥
近日,在大盘震荡回暖的背景下,军工股表现颇为亮眼,在过去的一周内,中证军工指数涨幅高达5.82%,更有多只个股走出连板行情,相关ETF也迎来资金的积极涌入。
在主动权益基金对军工股配置接近历史低位之际,军工股的基本面也在今年一季度初现曙光。有机构指出,此前积压的军工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当前部分上游企业订单规模同环比均有明显好转,且公布的订单数据也显示了下游已逐步进入高景气阶段。
军工主题基金领涨
在过去的一周内,个股方面,ST立航4连涨停,成飞集成、天箭科技、奥普光电等走出3连涨停,千亿市值的中航成飞上涨约36%,国博电子涨超20%,航天彩虹、中无人机以及超卓航科均有两位数的涨幅,期间中证军工板块内40只个股中超过37只个股上涨。
资金的涌入不仅提振了个股的走势,也拉动了主题基金的净值。上周军工主题基金平均涨幅约为5.3%,重仓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概念的华夏军工安全基金上涨9.22%,长信国防军工与中邮军民融合均涨超7%;ETF份额方面,国泰中证军工ETF增超8400万份,易方达中证军工ETF增长3700万份。
华南某公募基金分析,预计从半年报开始,多数军工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将会出现明显改善,且从近期市场反馈来看,虽然部分核心上市公司财报业绩有所下滑,但股价整体表现为“利空落地”,侧面反映了资金认可未来一段时期军工产业趋势,借着短期的财报冲击逆势布局。
展望后市,前述公募表示,一是从行业比较视角看,军工可能是今年少数几个走景气逻辑的板块,具备景气的稀缺性;二是军工在宏观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具备防御的属性,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基金配置动力增强
作为“门槛”较高的投资板块,军工主题近年来并不太受散户关注,公募基金对该板块的配置也兴致不高。据2024年年报数据,主动型基金超配军工幅度在2022年三季度达到峰值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在资金“缺席”以及基本面不振的背景下,中证军工板块当前市净率约为3.12倍,位于过去5年的43.14%分位。在众多科技板块估值已达短期高位之际,军工仍旧处于相对低位。
但多家机构指出,军工股业绩已“曙光”初现,且今年2月是被屡次提及的关键时点。华夏基金基金经理万方方在一季报中表示,进入2月份之后,军工行业景气反转得到订单验证,股价再次筑底反弹并进入震荡上行周期。
“随着国内自上而下推动解决行业卡点和堵点,叠加国际政治形势推动全球军费开支上升,海外军贸取得较高成果,在此背景下,行业复苏开始加速。”万方方表示。
华泰证券也认为,今年一季度军工行业基本面或已处于复苏态势。一方面,2025年起多国提升国防预算,全球的军费开支有较大幅度增长,促使军贸市场进入更加活跃的状态。另一方面,自今年2月份起部分企业的基本面已出现明显改善,其中航天、导弹细分方向的改善最为明显,部分上游企业订单规模同环比有明显好转,在资产负债表端体现出了下游需求放量的态势;此外部分企业公布的订单数据也显示了下游已逐步进入高景气阶段。故从中长期维度而言,军工股方向依旧存在着配置价值。
基金看好四大细分领域
军工主题内板块投资机会繁多,在整体隐有起势之际,个股分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哪些细分领域能继续跑出超额收益?
华宝基金认为,民用方面,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内新基建的重要抓手,重点看飞行器制造端、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端和运营服务端等三个细分环节。
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何崇恺认为,2025年军工行业交付任务较重,订单有望持续释放。此外,军贸业务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展现出不少积极变化。这两大核心因素共同驱动军工行业景气度回升。
因此何崇恺表示,在军工板块内部更为看好以下几个板块:一是军用电子板块。军用电子板块是最先感受到景气度回升的,也是整个军工业绩弹性最大的板块。二是受益于军贸景气度提振的板块。其中主要包括飞机、雷达等产业链。三是受益于国产大飞机以及全球民用飞机产能转移的飞机、发动机产业链。四是以钛合金、碳纤维、高温合金、隐身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军用材料板块。
广发基金认为,随着“新质战斗力”战略定调,行业由“量价齐升”向“量增价稳”转型,装备智能化、无人化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首先是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加速突破,政策推动下eVTOL技术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无人机及卫星互联网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其次,关注订单修复与业绩拐点明确的板块,如航发、导弹等主战装备链呈现高确定性增长,军工电子及新材料领域受益国产替代加速。最后,央企通过市值管理考核强化资源整合,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军民融合深化推动技术双向转化。”广发基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