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家银行系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落定!
5月7日晚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信息显示,该局已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
当天稍早,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预告,“近日即将陆续批复(金融AIC),今天我们就会批复一家,推动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提到,在五家国有大行AIC基础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AIC。
兴业银行获批筹建金融AIC
根据批复,兴业银行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该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同时,公司筹建工作接受金融监管总局的监督指导,筹建期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在此之前,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曾在3月底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监管部门在积极推动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我们是符合条件的,在积极准备”。
“兴业国信资管在私募股权、创业投资方面有较多成功的项目,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市场上蛮有影响力,我们会发挥好这些团队的作用。一旦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能够成功申请,我们还会在科技金融上又形成一个新的发展。”吕家进指出。
近年来,兴业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之外的“第四张名片”来打造,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今年2月末,全行科技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吕家进也强调,通过充分发挥此前“三张名片”的功能,能有效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形成兴业银行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一是,绿色低碳转型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多是科技企业;二是,科技创新有很强的‘造富’效应,富裕起来的企业、企业主、科技创新人才都有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三是,兴业银行的债券承销、债券投资、并购融资、权益投资在行业中都具备竞争优势,能够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化接力式服务。”他表示。
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
目前,我国共有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具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许经营牌照,由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在2017年全资设立,最初被视为银行的债转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债转股及其配套支持业务。
2020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发布后,金融AIC开始设立专业子公司并在上海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
在此基础上,2024年开始,政策端持续驱动金融AIC股权投资扩围,加大对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其中,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创投十七条”提出,扩大金融AIC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8月,北京市联合国家发改委、金融监管总局召开金融AIC股权投资扩大试点推进座谈会。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将五家大行设立的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城市,并纳入稳经济增长一揽子增量措施抓好落实,指导大行和金融AIC推动试点落地见效。
到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一是将金融AIC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AIC;三是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
在5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透露,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目前签约的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团队报告认为,银行系AIC虽因债转股而生,初期目的是盘活信贷资源,化解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但未来或成为银行参与科技金融和股权市场的重要途径,随着股权投资试点进一步扩展,将继续衍生出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重组等不同领域的创新业务。
校对: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