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环能连续10年派现 累计分红金额超3.5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郑渝川2025-05-06 12:32

在上市10周年、企业成立35周年之际,中建环能(300425)给投资者交出了一份特殊的答卷。公司拟向全体股东实施10派0.26元(含税)的分红方案。回头来看,自2015年上市以来,中建环能坚持年年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超3.5亿元。其中,公司近三年累计分红金额超过9000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的20.13%。

在环保行业处于增量市场渐趋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建环能以“稳”字诀诠释了另一种成长逻辑:不追逐资本市场的喧嚣故事,而是坚持战略定力,持续与全体股东分享经营发展成果。

持续高研发投入取得诸多技术突破

自创立以来,中建环能一直以提供优质的水环境服务,改善水环境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先进的环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于厂网河湖整体网联,中建环能提供管网截流、快速净化、河湖本体治理等关键节点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方面,中建环能帮助客户实现提标扩容零停摆。在钢铁煤炭废水回用方面,中建环能通过低碳短流程工艺与定制化技术体系,实现废水资源化。在污泥低碳干化焚烧方面,中建环能以低温干化技术实现中高温干化的效果,降低能耗,实现污泥资源化。在离心机应用方面,中建环能成员企业江苏华大能够针对不同客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工程技术服务。

据公开资料,中建环能年均处理污水量2.5亿m³,覆盖厂网河湖整体网联、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污泥低碳干化焚烧、钢铁煤炭废水回用、离心机应用等场景。公司以EMUM超磁分离技术、SDDR污泥低温干化、INPS孔板格栅、MagCS磁混凝沉淀、MagBR磁介质生物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产品应用在7300多个环境治理项目中。

依托3个研发中心、8个创新基地平台与构建开放共赢的合作体系,公司获得了500+国家专利,100+国家、省部级技术奖,已形成6个技术平台、9条产品线和200+项技术产品。

同时,公司还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川省制造业100强,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大是国内工业离心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中建环能的技术突破得益于其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近三年来,公司年均研发投入超过5000万元,研发费用聚焦绿色低碳环保装备碳核算方法及减排技术研究、雨水截蓄设备优化及雨水溢流处理技术研究、污泥低温干化能量管理与降本增效研究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装备碳核算方法与评估系统、碳减排技术路线和低碳运行方案,突破环保装备碳核算及减排的关键技术及方法,预期实现环保装备综合碳排放量下降5%以上。

管理精细化,财务稳健

从定期报告来看,中建环能在资产、负债、收入和现金流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财务状况,通过稳健的财务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和风险,确保流动性充足,支持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9亿元,展现抗风险韧性。稳定的现金流为公司持续运营、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截至目前,中建环能的资产负债率为45.7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公司筑起了坚实的安全垫,而毛利率30.48%则体现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两年净利润有所下滑的逆境下,公司仍通过优化资金调配维持分红,维持了稳定的分红政策。

在业界看来,在环保行业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建环能以慢为快、向实而生,以稳健的步伐在行业中稳步前行。十年年均现金分红超20%的成绩单,不仅是对公司过往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承诺。

展望2025年,中建环能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坚定“以先进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环境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定位,密切围绕“4+1”战略布局,秉承红色基因、汇聚蓝色力量、创新绿色发展,以“拼搏创新、聚力发展”的方针,依托公司科技属性,发挥研发型、制造型专精特新企业优势,以创新为翼,以实干为基,做优产品、做好场景,为股东、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奋力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央企担当。(郑渝川)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