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A股市场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披露已收官。正逢“五一”长假,证券时报记者精选了几大行业,对相关行业业绩和亮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市场保持着稳健发展的态势。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22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54.23亿元,同比增长15.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3亿元,同比增长7.19%。作为社会服务细分行业,旅游及景区行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位居行业首位。
市场分析指出,从市场趋势来看,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有望为旅游及景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季度业绩延续增长态势
“五一”假期各地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5月2日,山西共接待国内游客540.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36%,其中,80个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70.67万人次。5月1日,吐鲁番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双增长,其中,接待游客22.8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5%;游客花费1.9亿元,同比增长22.25%。
综合同程旅行平台的数据分析,2025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同期热度的峰值,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假期前两日。
伴随旅游热度的攀升,旅游及景区行业上市公司也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Wind数据显示,23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增长3.45%。
万联证券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重心将聚焦于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力度预计将进一步加大。作为提振消费的核心抓手之一,社会服务多个赛道今年迎来业绩增长的良机,休假制度的落实与优化对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仍将持续。
分个股来看,今年一季度,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出现分化。11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天府文旅、祥源文旅、九华旅游等3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过30%。
其中,天府文旅表示,目前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成都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西岭雪山景区为依托,开展索道、滑雪(滑草)、酒店、娱乐项目等文旅业务,同时,进一步挖掘冰雪、户外运动及景区运营等外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25年,公司将持续强化影视业务,继续开展综艺节目、线下表演及影视剧的制作,并推进“文旅+影视”业务,深入探索影旅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打造“一站式”拍摄服务体系,为影视精品化创作提供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和影响力。
入境游有望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伴随“China Travel”便利度持续改善,跨境移动支付不断迭代,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今年以来,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订单激增。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5月1日和5月5日。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另外,根据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多家OTA(在线旅行社)发布的数据统计,入境游订单爆发仍是“五一”假期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
桂林旅游的最新年报显示,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国际旅游方面,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不断放宽,入境旅游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态势。4月29日,桂林旅游召开业绩说明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注重文旅融合,深挖文化底蕴,打磨核心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到桂林的景区、景点观光、旅游、度假。
4月27日,结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修订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出离境退税便利化措施,帮助境外旅客享受更便捷的离境退税政策,吸引更多境外人员来华,扩大入境消费。
华西证券认为,一系列政策多层面优化了境外游客入境旅游体验,将有效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深入挖掘入境旅游潜在需求,入境旅游行业有望获得直接催化。与此同时,入境游消费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补充,优质旅游酒店等将长期受益。
责编:李丹
校对: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