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5-21 13:56
来源:长沙晚报
诈骗人员伪造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警方供图
案例1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的方式办案;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发布通缉令、逮捕令、财产冻结令等,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算,也不存在任何所谓“安全账户”。
案例2
警方提醒:网上交友务必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所说的“稳赚不赔”“高回报”之类的赚钱谎言。
案例3
警方提醒:刷单本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支或充值的兼职都是诈骗。
案例4
警方提醒:接听任何自称客服的电话,切勿轻信,建议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确认,同时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关注不明来路的微信公众号,切勿在陌生网站填写个人隐私信息或银行卡信息。
案例5
警方提醒:退税补贴请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申请。如接到任何领取补贴的电话,请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认,不要盲目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或网站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和隐私信息。
案例6
2020年4月6日,市民赵先生接到自称“随心用”贷款app的客服电话,对方称可以低利息免抵押办理贷款,但是需要下载“随心用”app进行办理。赵先生下载app之后,对方告知,要想贷款需要先支付制卡保证金9000元。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陌生的来电、短信,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贷款链接、广告。办理贷款、信用卡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轻信所谓的“代办”人员。任何要求先缴纳费用等涉及资金转账的都要提高警惕。
案例7
警方提醒: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卡号、有效期、信用卡效验码、动态验证码等关键银行卡信息。
案例8
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
案例9
警方提醒:理财投资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不要轻信所谓导师、专家和精英;不要贪图所谓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收益,不能心存侥幸去投资。
案例10
警方提醒: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轻易下载他人指定的所谓APP,更不要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