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李树超2024-05-27 08:18

随着各家基金管理人股东变更、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今年公募高管变动人数116位,反超了同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这一现象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

受访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基金公司股东出现变更、行业竞争导致经营压力加大、个人职业发展等因素,都会导致公募高管变动增多。在新“国九条”等政策要求下,他们建议各家基金公司将高管任用制度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关键岗位人才储备等,提升基金公司高管团队的稳定性。

高管变动人数116位超同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已有62家基金管理人的116位高管发生变动,超过了同期基金经理115人的离职人数。虽然高管变动是离职和入职的双向变动,但这一变动数通常少于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近年来高管变动人数超过基金经理离职人数的态势,却越来越明显。

从高管变动率来说,目前全市场基金管理人高管总人数962人,今年高管变动率为12.06%;而同期基金经理总人数3777人,目前基金经理离职率为3.04%,即便考虑到高管变动是离职和入职双向变化,变动频繁程度也超过了基金经理。

从近十年数据看,随着基金经理人数的增加,各家公募通过股权激励、薪酬递延、文化建设等方式,基金经理的职业稳定性已有所提升。

W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近三年公募基金离职数量都超过300人,离职率从10%以上下滑到8.59%。

谈到基金公司高管变更频率超基金经理的现象,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分析,基金公司高管变更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基金公司股东出现了变更,或者基金公司董事会进行了战略调整,如果基金公司高管在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与公司发展不一致,就会产生高管变更。其次,如果基金公司的业绩指标、规模指标等没有达成董事会预期, 或者出现了风控合规等问题,也会导致基金高管变更。第三,基金公司高管也可能由于个人职业发展原因,选择去私募机构,或者银行理财子、保险资管等其他平台发展。

“由于近两年市场波动较大,特别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业绩指标等原因离职的基金高管会比较多,这应该也是今年基金公司高管离职频率超过基金经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王铁牛称。

一家基金销售机构人士也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近两年市场表现不佳导致完成业绩的难度大幅增长,且公募降费趋势下,公司利润更被大幅压缩,公募高管在基金公司的考核压力较大;二是薪酬限制等潜在政策导致公募高管收入预期降低,公募高管岗位性价比有所下降。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也总结道,“近十余年来高管变动数量越来越高与基金公司数量增加、行业竞争带来的经营压力加大、部分公司激励不足,以及行业间人才的流动加强等有一定关系。”

将对公司战略发展等产生负面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公募机构发展的关键人物,公募高管的变动率较高,对基金公司战略、管理和投研体系、业务稳定性等方面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王铁牛表示,基金高管变更首先会影响基金公司投研体系和投研模型的稳定性,比如投资决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可能会有所影响。其次,基金高管离职还可能导致团队稳定性和团队协作出现问题,新的高管需要一定适应时间重构团队的协作、沟通和效率。最后,基金高管离职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以及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疑虑,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于基金公司的管理层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性会有更多关注。

池云飞也认为,过高的变动率很有可能对基金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新任高管会有不同的战略方向或业务重点,可能导致公司整体战略频繁调整,难以实现公司的长期目标;频繁调整高管,也可能降低公司管理效率,比如导致内部动荡,致使核心投研成员流失等;另外,高管调整过于频繁,也可能影响客户信任、延缓业务发展等等。

上述基金销售机构人士也分析,一是从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方面看,高管是公司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频繁变动可能导致公司战略方向的不连贯性,新的团队可能会采用新的战略思路,可能会导致公司发展作出经常性的调整,进而影响到公司长期规划。另外,新高管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管理效率。

二是从投研体系看,投研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尤其是负责投研的领导变动,可能会影响原来投研体系的架构及工作流程、考核机制等,大概率会对投研团队稳定性和研究方向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从业务稳定性看,主要会导致业务执行层面的不稳定,例如基金产品线布局、销售和客户服务等,进而会影响基金公司的业绩和市场表现。

多举措提升高管团队稳定性

在公募基金降费、降佣等背景下,为提升基金公司高管团队稳定性,受访行业人士建议从完善内部治理、拉长考核周期、健全激励机制等角度发力,增强高管团队的稳定性。

王铁牛认为,一方面,基金公司要响应新“国九条”等政策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构建基金公司的核心投资理念、投资系统和投资管理模型,而不是主要以基金公司的规模和利润为核心。另一方面,需要在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既要有利于培育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管理机制,同时又要考虑到基金高管人员稳定和个人职业发展。

池云飞也建议,基金公司可以加强内部治理,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例如建立更好的员工和客户沟通机制,在遇到高管变动时,确保公司能平稳运行;另外,还可以从市场监管角度引导基金公司坚持长期发展思路,拉长考核周期,不得短期考核,为高管的稳定经营提供现实基础。

上述基金销售机构人士也表示,从公司层面看,确保公司决策过程透明公正,增强高管对公司治理的信心,减少因治理问题导致的高管流失。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使高管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和使命。而从合规角度看,确保高管了解并遵守行业法规,强化合规意识,减少因合规风险导致的高管离职。

受访人士不约而同提到了制度建设,建议完善高管任用制度、接班人计划等,并搭建团队化的投研体系。

池云飞建议,基金公司可以把高管的任用制度纳入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建立完善的高管梯队和考核机制,确保公司的核心战略能保持长期一致。

上述基金销售机构人士也提到,从制度结构设计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通过股权激励、期权计划等手段,将高管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紧密绑定,鼓励高管为公司的长期价值创造作出贡献。并建立接班人计划,制定和实施高管接班人计划,确保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减少因突发事件导致的高管层变动。

基于降低高管变动对投研体系的影响,王铁牛认为,公募基金不宜单纯依靠少数所谓核心人员构建投研体系,需要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在宏观、行业、信用风险等方面达到一定覆盖。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