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PAC”会流行起来吗?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于智超2024-05-10 06:58

于智超(经济学者、资深投资人)

SPAC即“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按照美国的操作手法,SPAC公司管理人先募集到管理资金,随后在OTCBB(场外柜台交易系统)上市交易,成为一家“纯现金”公司,然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收购重组目标企业,从而达到合并上市的目的。现如今,SPAC作为在港股、美股流行的上市模式,已经操作成功了多宗案例。

笔者研究了中国内地借壳上市的诸多案例,认为它们是变异版本的“国产SPAC”。为什么这样讲呢?国外SPAC是先用公募的资金去完成“壳”的制造,国内的资本攒局也是需要有产业投资方和财务投资方,去协同拿下某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不过,“国产SPAC”跟出资方诉求相关,如果出资方是地方国资公司,那么搬迁上市公司注册地基本是第一诉求。如果出资方是产业方,那么装入其资产便是第一诉求。当然也存在多方共同出资去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情况,比如保险资金需要有风险控制很强的标的,加持的资源方越多,风险控制也就越到位,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多重资方有可能形成共识,地方国资诉求是搬家,保险资金诉求是风险厌恶且稳健,银行并购贷款诉求是稳健加能还上贷款及利息,产业方需求是在监管趋严上市难的资产证券化和二级市场流动性。

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的“不友好”显而易见,大批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已经把最佳退出方式由原来的IPO上市转变为被上市公司并购或者借壳上市,收益高低暂且不论,只要能够安全保证LP(有限合伙人)们的资金,即使自己能够少分甚至不分后端分红,至少保住了自己在LP眼中的形象,也能保住一级市场投资机构间的口碑。排遣情绪的名句就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了市场地位和口碑,就能确保在政策变好之后,容易找到因为保住老本儿而对自己印象甚佳的LP们组建新的基金产品,继续自己在一级市场投资的生涯。

有不少一级市场机构也在自行找钱收购上市公司,自己手里握住一个主投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未来被投标的退出的时候,可以作为自保的“杀手锏”。从长远来看,可以在未来基金募资时作为震撼LP的“一把利器”,让他们看到自己一二级联动的能力,也能增强对投资稳健的另外一种理解。这其实也是一种更纯粹的“国产SPAC”,不但上市公司在手,自己投资的关联资产也在手,可以让被投标的也愿意降低估值被投资。就像一个米其林饭店的大厨,团队把锅、菜、调味品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下锅,不再需要焦虑地等某一样必需品到了再下锅。

笔者认为,在IPO“限流”的当下,能够让投资人成功获利退出,便是基金管理人对LP最负责任的表现。二级市场表现不佳的时候,曾经有公募基金经理没有任何操作便获得了榜单前列席位;一级市场也是如此,假设退出困难,那么本金的退出已经是再庆幸不过的事情了。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要求国内企业净资产达到500万美元以上,上年利润不低于100万美元。而国内装入的资产要求会更高,利润越高,越能对现有壳公司的市值管理产生正向导引,参与方更能保证资金安全。

港股、美股的SPAC是能够在资产装入时拿到一笔资金的,操盘手和背后资方也只为赚取财务收益。而“国产SPAC”给操盘手背后资方带来的不仅仅是赚钱一个结果,还可以给地方国资资方带来注册地搬迁的上市公司,增加当地上市公司数量,完成主政官员的KPI;让一级市场机构资方在投资退出上获得了腾挪空间,为整个投资项目池赋予了退出通道和安全感;让产业资方发掘了新的上市流通渠道,可以通过定增等再融资方式向市场要钱,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主营业务;让保险资管资方获得了稳定的固定回报,且有优质资产的上市公司为自己“保底”;让银行并购资方获得了贷款稳定回收,以及利息回报。

由此可见,“国产SPAC”的出现是应时机而生,应市场而生,又可以满足各位出资人的诉求,是一种可行的资本运作方式。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