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预计2023年净利润52.7亿元至58.3亿元 推进N型产能结构优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刘灿邦2024-01-30 22:42

1月30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52.7亿元到58.3亿元,同比增加43.27%到58.36%,扣非净利润为54.7亿元到60.4亿元,同比增加57.83%到74.44%。 

关于业绩变化原因,天合光能提到,报告期内,受益于N型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公司TOPCon组件产品的销售占比显著提高;公司大功率210系列光伏产品销售大幅提升并得到市场认可;公司自产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进一步降低公司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

天合光能还提到,尽管面临行业供需关系变化、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的情况,公司持续发挥了全球化品牌、渠道优势以及在经销分销市场的优势,使得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快速发展,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分布式系统销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0.7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5.37亿元。按照上述业绩预告计算,天合光能2023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区间为1.93亿元到7.53亿元,以中值测算,天合光能第四季度净利润4.7亿元左右,环比下降近七成。

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快速下降,对企业盈利构成挑战。在近期项目集采中甚至有厂商报出了0.8元/W左右的投标价格,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在2023年12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向天合光能提出了这方面问题并关注公司是否还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对此,天合光能回应称,光伏行业有很多细分市场,比如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集中式市场和分布式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较大,国内集中式电站市场单个订单容量较大、在生产端也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组件价格要低于其他细分市场,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公司表示,提升N型先进产能占比,提高单位产品的价值,同时在生产端持续降本增效,增加硅片产能、提升一体化率,强化成本优势,保障公司在面对行业波动时,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经营盈利状况。

天合光能认为,2024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市场份额提升。同时,具备更强组件销售能力的一体化厂商,其上游环节产能的开工率相对于行业将呈现更加明显的开工率优势,也就带来更好的成本优势;因此,未来一体化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成本优势都有望增强。

关于行业产能过剩,天合光能认为,单从总量上看,光伏行业确实面临着供给大于需求的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P型电池剩余提升空间较小,行业需要进行技术迭代,因此,目前我们看到的供过于求是结构性、阶段性的,先进产能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老旧产能和运营效率较低的产能,会面临较大的淘汰压力。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积极进行技术研发、谨慎推进产能布局,保障自身产能结构在行业内的领先性。

在光伏业务之外,天合光能也在储能产品上进行布局。根据公司此前表态,储能产品进展良好,目前公司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及交直流产品组合达到12GWh产能,2024年二季度末达到25GWh产能。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