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夜之间,口罩突然闯进了14亿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从官方到民间,都把口罩作为最重要的防疫用品,把佩戴口罩作为最主要的防疫手段。因为中国疫情先发欧美后发,一些在欧美生活的华人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不为当地人所理解,有一些华人出于关心,向当地人宣传戴口罩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回应,即便是大疫当前,欧美社会民众仍然拒绝口罩。
中国人与欧美人对口罩态度迥异,首先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差异。在欧美人的观念中,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未生病的人戴口罩不仅无用,而且观感不好,可以说,他们有一种排斥口罩的文化。世界上最易接受口罩的国家是日本,这与其国民有佩戴口罩防花粉过敏的习惯有关,疫情之下日本自然不存在关于口罩的争议。中国香港地区因为地狭人稠,流感季节公共场合戴口罩的人比较常见,内地除了大城市的少数年轻人有感冒期间戴口罩的习惯外,总体来说中国并没有口罩文化。
14亿中国人一夜之间接受了口罩,是因为专家提倡和官方规定,其实,面对传染病世界绝大多数人都会对专家意见言听计从的,固有文化、生活习惯在疫情面前大多很快瓦解。欧美社会之所以始终不接受口罩,是因为世卫组织和欧美各国的疾控专家都不推荐戴口罩。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中国专家就呼吁未生病的普通人不必佩戴口罩,要把口罩留给更需要的医护人员,这与今日世卫组织和欧美各国疾控中心的口径完全一致,当时,夹在香港、广州两大重灾区之间的深圳,街头戴口罩的人也只是零星个别的。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专家第一时间建议人们佩戴口罩,全国人民积极配合,口罩成了防疫第一物品。不建议全民戴口罩的欧美专家认为,普通口罩的防范效果并不好,保持社交距离和勤洗手更有效,医用N95口罩有明显的防病毒效果,但对佩戴程序要求很高,一般人不易掌握,照样不能达到效果,且N95口罩非普通商品,不可能满足全民需要,应该优先确保医护人员使用。这看上去有些道理,如果医护人员都得不到充足的供应,绝不是好事。
也有人指出,对于一些潜伏期就有传染性的病毒来说,全民戴口罩是一个好的策略。比方说,1000个人里有一个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而谁也不知道这1个人是谁,1000个人全部戴上口罩就可以降低或消除这个风险。全民口罩策略还涉及到感染率,在感染率1/1000情况下,全民口罩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百万分之一的感染率,全民口罩策略是否还合适呢?毕竟在突发性传染病来袭的时候,口罩永远是一个稀缺物资。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就认为,病毒密度高的地区戴口罩的效率高,病毒密度低的地区效率低。但到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看到有正式的解释。
中国在最近17年内发生了两次烈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国专家的防护经验无疑是非常丰富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科研,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他们的意见是值得信任的。如果把这些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发布出来,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大幅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提高防疫的精准性,大幅减少疫情来临时社会上的非理性行为;第二,可以为医疗物资储备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测算不同疫情情况下所需要的口罩使用量、极端情况下的口罩使用量,并规划好相应的产能和储备;第三,如果以令人信服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改变欧美专家的看法,就可以消除其民众排斥口罩的文化,从小处说,这是破除文化藩篱的事情,从大处说,是促进全人类健康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