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人民银行降低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上缴结存利润9000亿元。7月12日,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表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功能,科学统筹各类资源,灵活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非公开发行股票、换股吸收合并等方式,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显示,近一周(2022年7月9日-7月15日)舆情热度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事件是: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徐翔妻子点评“一句话”,天齐锂业立马跌停
7月10日,应莹在微博发布《每周市场点评》,在点评中,应莹提到了近期大热股天齐锂业。应莹表示,天齐锂业戴维斯双击已达顶峰,价格已高估。
7月11日,天齐锂业(002446.SZ)低开低走,仅20分钟股价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天齐锂业尾盘撬板,报收下跌9.16%,股价报134.45元/股。总市值已跌破2000亿元关口,较上周五收盘蒸发近220亿元。随着天齐锂业闪崩跌停,A股、应莹、基金、天齐锂业回应等多个话题冲上热搜。
7月10日晚间,徐翔妻子应莹在采访时称,其本人没有投顾资格,个人公众号发布的每周市场点评属于个人爱好;其本人没有买卖股票,没有参与二级市场投资;与徐翔现在没有联系。
对于股价的异动,天齐锂业则回应表示,“据应莹本人此前公开回应,她没有股票账户、不买卖股票,理解她本人未持有天齐锂业股票。同时我们也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评论,注意投资风险。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基于应莹为徐翔妻子的身份,外界很自然联想到应莹的点评背后是不是有徐翔的指点,甚至猜测是徐翔亲自操刀的文章,于是媒体纷纷转载报道,舆情热度高企。而与此同时,遭重锤的股民将怒火发到了应莹身上,有股民表示:“她一句话把天齐锂业按跌停,还把其他股带惨了”“没有投顾执业资格的人,可以随便在市场上发声!”“建议受损害的股民向证监会举报徐翔并索赔!”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媒体观点:徐翔妻子应莹是否有资格发布相应该观点或言论,是否涉嫌违规
《第一财经》:一位有操纵类案件查办经验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提前配合资金布局,可能会构成“抢帽子”,但如果只是个人点评,没有资金配合的话,很难去判定违反了什么法律法规。
《财联社》:此事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根源并不在于应莹是否有投顾资格,而在于她是徐翔妻子这一特殊身份。虽然她本人自称“个人爱好、没有买卖股票、与徐翔现在没有联系”,但考虑到当年徐翔正是因“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罪名获刑,市场不免猜测如此具体的个股点评,背后是否有其他特殊动机。且不论天齐锂业当前的估值是否高估,即便应莹此次点评的是其他个股,市场大概率也会有类似的逻辑推理,差别只是舆论发酵程度大小而已。因此,此事在合规上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应莹是否故意利用了自己的特殊身份,通过言论影响天齐锂业的股价进而牟利。如果动机得到证实,那么应莹此举显然涉嫌严重违法,应予严惩。但如果查无此事,那么今日市场的反应也不应该归罪于她。
《红星资本局》:京师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法律事务部主任毛伟对红星资本局分析称,对于非从业人员,基本没有要求。但是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大V或者公众人物,知名度较高,就会引起公众关注,影响较大,但这是不违规的。只要应莹没有在这家上市公司持股、任职或者有其他的关联关系,仅仅是自己作出的判断,对某个股票进行点评,这是她个人的言论自由,不违法、违规。
舆评:
应莹事件掀起的风波显示,尽管近年来在监管机构的大力整治下,财经博主“荐股”“黑嘴”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市场对各种非从业人员的公众人物的言论仍然极为敏感。此前,王思聪转发了一则有关连花清瘟胶囊的文章,并配以“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的文案,导致以岭药业(002603.SZ)大跌,同样引发较大舆论争议。鉴于公众人物的发言往往被放在复杂环境里解读,极易被市场无限放大,或导致“群体极化”,进而导致舆论失控,舆情危机因此而生。根据相关规定,应莹在公开平台发表关于市场分析的言论是否违规还有待商榷,但其作为公众人物引发的舆论影响和市场反应之大,已然酿成舆情。最新信息显示,中国证监会相应人士表态,已关注相应事件。
习酒借壳上市传闻再起 三家“壳资源”股大涨
7月12日下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茅台集团”)公告,公司拟将所持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82%股权无偿划转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7月11日,习酒公司官网信息透露,公司已升级为投资控股集团,且原执掌公司长达8年的张德芹回归,再度担任董事长一职。
随着茅台剥离习酒股权等一系列动作的实施,市场纷纷猜测是习酒在为单独上市做准备。而近期关于习酒上市的方式,大多指向借壳上市,在此影响下,贵广网络(600996.SH)、贵绳股份(600992.SH)、*ST天成(600112.SH)这三只“壳资源”股再次受到市场关注,股价也迎来大涨。13日晚,贵绳股份发布澄清公告,表示“酒企借壳”传闻不实。14日,贵广网络、*ST天成也对此传闻作出了澄清。
媒体观点:聚焦习酒是否意欲上市、何时上市、如何上市
《证券时报》:在剥离茅台集团后,业内最关注的问题还是习酒何时上市、如何上市。事实上,习酒上市传闻也由来已久。而如今从剥离茅台更换股东后,由于三年内无法启动IPO;加上当下国内IPO排队企业已超百家,近年来白酒企业递表IPO难度又在加大。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对于习酒来说,目前最快捷的上市途经便是借壳。
《国际金融报》:业内人士推测,习酒此次一系列动作,是加速“去茅化”,并为单独上市作铺垫。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从再造一个新茅台的使命,和放大整个酱香品类在中国酒业市场份额当中的权重,习酒被剥离出来单独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更加符合贵州省缓解城投债、盘活贵州经济的使命。”
《环球网》:茅台和习酒分治是贵州省为再造一家白酒上市企业的目的。千亿营收的茅台,也迫切需要一套现代化的制度,否则“同业竞争”的质疑,始终会让茅台站在风口浪尖,从而影响茅台的声誉和地位。所以,茅台和习酒分治主要为茅台考虑的目的性可能更强,再造一家白酒上市企业只能居其次。习酒会否在IPO征程中一帆风顺,尚有待时间检验。
《时代财经》:当下,企业寻求上市基本上只有直接IPO和借壳两个选择。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寻求直接IPO的白酒企业上市进展异常缓慢,有的甚至无疾而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也加大了对白酒行业的监管以及相关企业上市资质的审核。在这一背景下,一直在竞争成为“酱酒第二股”的郎酒和国台酒业已经相继终止IPO。虽然习酒已经宣布从茅台集团独立,但最终能否登陆资本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茅台冰淇淋被黄牛热炒溢价超2倍,引发舆论围观
关于“雪糕刺客”价格过高的讨论热潮尚未褪去,7月9日,贵州茅台(600519.SH)冰淇淋在长沙、杭州、武汉、广州和深圳同时开出当地线下旗舰店,再次引发舆论的关注。有媒体报道,有网络店家或以代购的方式,或以转卖的方式,将茅台冰淇淋售价50多元-60多元/杯推高至120多元-250多元/杯,这意味着,茅台冰淇淋的市场售价已经被炒至官方售价的2-3倍。
对于黄牛将茅台冰淇淋炒至天价,茅台客服回应称,“公司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但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
舆评:
进入夏季产品消费高峰期以来,相关产品的舆情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前有钟薛高“烧不化”引发质疑,后有“雪糕刺客”一词频频登上热搜。之所以热度如此之高,一是茅台本身的话题度足够高,衍生出的茅台冰淇淋得到了大量的追捧;二是被黄牛炒至天价破坏市场正常的价格运行秩序,引发舆论围观。同期,媒体相继发布报道,助推舆情热度攀升。在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看来,茅台跨界探索,走年轻人路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当前由于“雪糕刺客”引发市场乱象现状下,网民对雪糕行业高度敏感,茅台需要警惕黄牛加价销售的现象是否会对品牌声誉造成持续冲击,并做好应对准备。(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