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东航物流,股票代码:60115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我国航空物流业首家独立上市的企业,也是以三大货航领衔的中国航空物流行业努力探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转机制、促发展”的缩影,彰显了东航物流借力资本“出圈”,加速从传统航空货运承运人向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的重要决心。
To B物流市场空间巨大,支撑航空物流市场发展
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达300.1万亿,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269.9万亿元,占比达89.94%,绝对数量和占比远高于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To B物流是贯通工业生产与销售环节的纽带,在中国制造实现整体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的推动下,其规模性、专业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成为保障产业链稳定的重要产业。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中国航空货运市场近年来整体规模在850-900亿左右,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货运市场。其中,国内航线约占15%-20%,主要由客机腹舱、顺丰航空、邮政航空等快递邮政航空构成,国际和地区航线约占80-85%,主要由国内三大货航和外航构成。以空运为基础派生出的快递、零担、温控货物运输、超限货物运输、危化险品运输等多种细分业务形态,在时效维度、地域维度、重量维度和服务维度实现了与传统To B物流市场的分化与升级,而从航空货运承运人向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进一步撬动综合航空物流服务3000-4000亿的衍生市场。
中高端To B物流市场空间凸显
以To B航空物流市场为代表的中高端To B物流市场的空间更为凸显。
在中国的空运货物结构中,以高端制造业的原材料、机械部件、高科技产品等为代表的工业生产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是航空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同时药品、生鲜等货品的需求增长最为显著,表明生产流程复杂、高价值零配件较多或是产生大量的票据合同、全程温控、急救设备或备件等中高端To B类运输需求有着较高的航空物流属性,航空物流可以在进行一定的改造和适配后实现高度定制化,很好地嵌入行业客户自身的供应链中,建立客户黏性,同时打开了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的流量入口,使得打造定位面向中高端To B物流市场的一站式综合航空物流服务具备了实施基础。
此外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安全成为国内制造生产、贸易流通和物流供应链领域高度关注的课题,在中高端To B物流市场领域实现对诸如FedEx、UPS、DHL等国际物流巨头的门到门综合航空物流服务产品的自主替代的政策和市场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航空货运承运人向航空物流服务商转型的步伐。
2020年9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航空物流市场有望复刻美国航空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并诞生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
To B类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前景广阔,东航物流抢得发展先机
而在发展成为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过程中,三大货航掌握了相对稀缺属性的货站、航空干线运输等要素,相较于传统货代、合同物流、邮政快递、零担快运等类型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可卡位关键资源,再通过精细化运营能力提升,打通和优化全链路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与快递、货代以及合同物流等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战略定位和产品体系抓住终端客户和货源。
2017-2020年,东航物流营业收入分别为76.65亿元、108.86亿元、112.96亿元、151.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30%、42.03%、3.77%、33.77%;其中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6.25亿元、19.89亿元、23.72亿元、49.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69%、22.39%、19.28%、108.01%,增长迅速。
随着未来市场份额进一步向行业龙头企业集中,拥有关键枢纽机场节点资源、航线运力资源,在三大货航中最早实现独立上市的东航物流,有望在资本力量和政策东风的支持下,未来五到十年将在航空物流市场的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兼具业内控制力和成长性的行业龙头企业。(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