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9 21:41
cninfo1067856:五一前,公司领导在单缸机厂三井基地,查看了生产装配线,详细了解了生产车间安全管控情况。请问董秘,单缸机厂三井基地不是已经被征收吗?怎么还有生产基地呢?假如还有生产基地为什么不统一并入常柴工业园,这样协同生产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公司单缸机三井基地厂区尚在征收谈判过程中,可以正常生产。考虑生产品种的特点,同时为了减小搬迁对生产的影响,目前三井基地和常柴机械在同步生产,后续三井基地人员及产能等将根据征收事项进展逐步、全部转移至常柴机械。谢谢。
-
2023-05-19 21:40
雪峰183:公司多年前提出“百年企业、百亿市值”的战略目标。至今没有实现。请问董秘,这个战略目标完成有期限吗?现在这个战略目标因为实现不了会改变吗?还是已经改变了,新的战略目标又是什么呢?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公司会持续努力,谢谢!
-
2023-05-14 12:16
雪峰183:五一前,公司领导在单缸机厂三井基地,查看了生产装配线,详细了解了生产车间安全管控情况。请问董秘,单缸机厂三井基地不是已经被征收吗?怎么还有生产基地呢?假如还有生产基地为什么不统一并入常柴工业园,这样协同生产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公司单缸机三井基地厂区尚在征收谈判过程中,可以正常生产。考虑生产品种的特点,同时为了减小搬迁对生产的影响,目前三井基地和常柴机械在同步生产,后续三井基地人员及产能等将根据征收事项进展逐步、全部转移至常柴机械。谢谢。
-
2023-05-14 12:16
雪峰183:同样是内燃机的全柴动力子公司元隽氢能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及其部分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目前处于研发试制阶段。动力新科子公司上汽红岩积极布局充电、换电、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新能源重卡产品。云内动力公司合原新能源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制造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已获得市场订单。请问董秘,上面三家已在氢能源上取得了进展,而常柴还在不断探索,进展是不是太慢了,会不会丢失市场?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如有重要进展公司也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披露。谢谢。
-
2023-05-14 12:15
雪峰183:请问董秘,铁塔的发电机组是否已经开始供货?假如还没有供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另外,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风能的风机发电机组,我们常柴是否可以开发,是否可以组织科研人员加快研发拓展风能领域?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公司铁塔发电机组目前在江苏、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市场配套。风力发电机组与柴油发电机组在结构、原理、使用场景方面均不同,两者属于互补的产品关系,公司将认真考虑您的建议,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3-05-14 12:15
cninfo1122898:董秘你好,请问截止4月11日收盘的股东户数,谢谢,祝工作顺利!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根据公司2023年4月28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报告相关信息,截止2023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数量为49,998人。谢谢。
-
2023-04-18 22:11
雪峰183: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就29亿多,2022年估计营业收入估计23亿多,10年过去了,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的20%了,公司发展战略:立足农机,做强动力,拓展领域,科学发展。 一直未变,从营业收入的逐年下滑就可以看到苏常柴的发展战略有问题,为什么一直不改变,纵向可以发展大中马力发动机,适应时代需求。生产道路用轻卡发动机。横向发展新能源产业,不要局限于农机领域。请管理层打开格局,为公司110周年献礼。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建议。
-
2023-04-18 22:10
irm86274247:您好!贵司的子公司厚生新能源日前与重庆政府签约,开设65亿规模的锂电隔膜项目。请问这项目预计将会新建多少条锂电膜生产线?厚生之前的设备为日本进口,从设备购买到调试人员投入巨大。据公司介绍:设备虽然是进口的,但公司拥有强大的调试和技改能力。那西南项目是否会考虑向国产隔膜设备商欧克科技采购新的设备,以大幅减少采购支出,提升利润?谢谢!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厚生新能源为我公司参股公司,具体生产经营信息请查阅厚生新能源官方消息。
-
2023-04-18 22:10
雪峰183:请问董秘,公司连续两年年报提出,加大向锂电池、氢燃料等新动力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力度,请问公司是怎样在氢能源动力新能源领域的探索的?请简单介绍一下。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公司时刻关注市场动向,保持同业及产业链企业间的交流,对氢能源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以及可行的方式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布局。
-
2023-04-18 22:10
雪峰183:请问董秘,公司的科研人员在2022年好像减少了10%。公司在应对人才风险中提出:加大了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力度。推进考核激励改革工程,多途径招聘中高端人才,不断加强对技能专家、技管人员、工人技师的培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才流失,况且公司科研人员中只有本科101人,硕士7人。这样稀少的人才怎样才能使公司做出高精尖的产品,希望公司出高薪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苏常柴A:投资者您好,农机行业人才流动较大,公司近年来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加大激励等方式争取留住现有人才、吸引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