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高澜股份(300499)发布2019年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1,682.50万元,同比增长25.03%;归母净利润为5,369.28万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约1,786万元后归母净利润为7,155.28万元,实际上同比增长约24.47%。
公司表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面对国内外风险调整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高澜股份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实现了公司规模的稳步扩大。一方面,公司传统应用领域特别是特高压直流输电、风电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在聚焦热管理战略引领下,公司在“三新”(新产品、新领域、新区域)业务市场获得持续突破。
聚焦热管理 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为完善“新产品、新领域、新区域”三新业务发展战略在新领域的应用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高澜股份于2019年收购了东莞硅翔51%的股权。
数据显示,东莞硅翔业务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拥有良好的业绩成长性。2019年东莞硅翔实现营收26,635.52万元,实现净利润3,727.14万元,净利润较2018年增长约44%;实现承诺口径净利润为3,661.58万元,完成2019年度业绩承诺的114.42%。
据了解,东莞硅翔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加热、隔热、散热及汽车电子制造服务的研发、生产、销售,正在研发动力电池液冷散热系统产品。目前已积累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比亚迪等下游动力电池行业优质客户。同时,东莞硅翔正在积极寻求与整车厂商的业务合作,目前已成为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合格供应商。
高澜股份介绍,在收购东莞硅翔后,公司与东莞硅翔共享资源,积极参与并储备液冷部件、集成产品及整车热管理系统项目,截至目前,完成了动力电池独立液冷单元水冷、液冷的样机研制工作,正在推进整车热管理系统项目的系统架构、方案设计,积极地集中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研制开发项目中,助力公司“三新”业务的开拓。
近期,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频出。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于4月23日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补贴政策延长和补贴标准进一步精准化。业内人士指出,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实质性利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能够影响续航里程等新能源汽车瓶颈性能的关键系统,在市场需求及单车配套价值上必将迎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根据高澜股份同步披露的2020年一季报,并购东莞硅翔的积极影响已经初步显现。今年一季度,高澜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859.71万元,同比增长29.14%,归母净利润251.76万元,同比大增96.50%。并购完成后,公司管理规模化效应也逐步体现,并带动了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
“新基建”定调 业务将迎来发展良机
高澜股份是目前国内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专业供应商,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的各个环节,涉及直流输电、新能源发电、柔性交流输配电及大功率电气传动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持续推进服务器液冷产品的研发,目前公司的液冷IDC产品采用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两种方式,相关产品已处于应用与推广阶段;全资子公司智网信息也在负责充电桩的运营,但目前业务规模较小。
2020年3月4日,国家正式定调“加快发展新基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被列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中。据悉,目前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内的8项特高压工程已全面开复工,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投资规模约5411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宣布126个充电桩项目在18省市同时开建,2020年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7.8万个充电桩。
足以看出,目前的政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随着国家相关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发展新能源发电、绿色数据中心等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将逐步细化、实施,高澜股份的业务经营将面临更为有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绿色数据中心服务器液冷业务也将迎来发展的良机。
高澜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稳固现有业务基础,保持公司现有业务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努力夯实直流水冷业务,继续拓展新能源水冷业务,发展柔性交流水冷业务,大力深耕电气传动水冷业务。
同时,公司也将继续聚焦热管理,深化执行“新产品、新领域、新区域”战略:加大研发新产品并加强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和业务;以东莞硅翔为契机,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热管理应用,深挖公司水冷及热管理技术在其他新领域的应用,打造热管理全场景产业化应用;紧抓全球能源战略转型契机,积极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