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要闻
股市
公司
数据
信披
基金
金融
视听
评论
专题
产经
创投
科创板
新三板
投教
ESG
滚动
公众号
电子报
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证券时报
>
财经
快讯
时事
财经
研报
e公司
券中社
01-29 22:01
【永泰能源:预计2022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7.59%~133.77%】
证券时报网讯,永泰能源(600157)1月29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度,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向好,业绩大幅增长。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000万元~20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3.86%~9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8,600万元~178,6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7.59%~133.77%。2022年度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煤炭板块表现优异,大幅提升公司利润;二是公司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效果明显,降本增效优势突出。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业绩大幅增长,为还本付息、转型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永泰能源凭借自身在煤炭板块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充分享受行业上升周期红利,业绩保持了持续大幅增长。近期天风证券相关报告表示:永泰能源的炼焦煤单吨生产成本相较行业龙头公司处于较低的位置,永泰能源单吨毛利从2018年到2021年增长了约49%;其他四家炼焦煤龙头企业平均增长了约28%,盈利弹性相对其他龙头公司更强。在国家能源保供政策支持下,永泰能源不断提升优质焦煤产能规模,目前公司在产优质焦煤煤矿15座,年产能规模达到1110万吨,且随着公司优质焦煤产能核增工作持续推进,未来产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此外,公司所属陕西亿华海则滩煤矿600万吨/年的优质化工煤和动力煤项目,已于2022年11月已取得采矿证,预计2026年三季度具备出煤条件,2027年实现达产,将成为公司煤炭板块重要增长点,实现煤炭板块产能和效益倍增。永泰能源所属电力业务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河南地区,均为当地的主力电厂,拥有多台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具有机组装机容量大、技术参数高、平均煤耗低等优势。在积极履行国家能源保供社会责任的同时,保持了电力业务的稳定运行。随着2023年国家对电煤价格持续调控和加大电煤中长期合同政策监督执行力度,电力燃料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司所属电力板块经营情况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业绩有望得到逐步修复。为此,2023年公司生产经营将继续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整体经营业绩将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在煤炭和电力业务稳健发展基础上,2022年初永泰能源确立了向储能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主要布局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中的抽水蓄能。目前,公司已通过合资设立储能发展平台公司北京德泰储能、收购优质钒矿资源、开展发电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辅助调频项目、与长沙理工大学及贾传坤教授合作取得储能核心技术和后续研发能力,其制定的“1年内储能产业取得实质性突破、3年内形成规模、5~8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发展规划目标中的第一步已得到有效落实。公司表示,将加快打造成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全产业链领先企业,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长期盈利能力。随着公司储能项目落地和生产线投产,储能全产业链架构将不断完善,公司将步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燕云)
SH
永泰能源
SH
天风证券
01-29 21:10
【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签新约 采购金额超1000亿元】
证券时报网讯,1月29日晚,智飞生物公告称,公司与默沙东公司签署了《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主要在此前协议的基础上就默沙东在中国大陆已取得上市许可的五种疫苗产品的基础采购金额进行统一续展。协议有效期内,公司将按照约定向默沙东持续采购HPV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等协议产品,协议产品合计基础采购金额超过1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签署的1000亿基础采购金额并不代表未来实际供应水平,近年来智飞生物超额完成了基础采购目标。基础采购金额超1000亿元在千亿元的基础采购金额中,最为关键的协议产品即是HPV疫苗。智飞生物与默沙东自2011年4月起开展市场推广合作,前者负责默沙东疫苗产品在中国大陆区域的进口、推广、销售等。2018年11月,智飞生物与默沙东在原协议基础上签署了HPV疫苗相关协议,协议约定HPV疫苗综合基础采购计划额为:2019年55.07亿元,2020年83.3亿元,2021年41.65亿元。三年合计基础采购总额为180亿元。2020年12月,智飞生物与默沙东对协议进行了续展,协议约定HPV疫苗综合基础采购计划额为:2021年102.89亿元,2022年115.57亿元,2023上半年62.6亿元。根据公告,智飞生物与默沙东本次协议约定的HPV疫苗综合基础采购计划额为:2023年下半年214.06亿元、2024年326.26亿元、2025年260.33亿元、2026年178.92亿元。加上此前已公告2023年上半年HPV疫苗基础采购额62.60亿元,四年HPV疫苗合计基础采购总额高达1042.17亿元。从基础采购金额来看,未来一两年内,默沙东四价及九价HPV疫苗将向中国大幅增加供应量。而与上一次签署的协议相比,新协议约定基础采购计划总金额增加超过700亿元,增幅超过两倍,意味着智飞生物的代理业务有望进一步取得突破。近年超额完成基础采购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签署的1000亿基础采购金额并不代表未来实际供应水平。在基础采购计划之上,此次双方还约定,基础采购金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调整,具体以双方书面确认的订单为准。事实上,自合作以来,双方精诚合作竭力加大供应与采购,近年来更是超额完成了基础采购目标。根据公告,2021年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约定的基础采购额116.07亿元,实际采购额为165.62亿元,超额完成基础采购目标42.69%;2022年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约定的基础采购额129.41亿元,实际采购额为226.75亿元,超额完成基础采购目标75.22%。对于本次续签,智飞生物称,协议的签署确定了协议产品的基础采购金额,进一步确保了协议产品的基础供应,若正常履约预计将对公司未来代理业务的经营收入与营业利润产生积极影响。智飞生物同时表示,“技术&市场”双轮驱动始终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长期策略。自主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的疫苗亦是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代理业务取得的突破与提升促进了公司持续扩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未来,公司将积极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扎实推动主营业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知蓝)
SZ
智飞生物
01-29 20:26
【财政部:2022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7566亿元】
证券时报网讯,财政部29日发布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显示,2022年1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98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券。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81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03亿元、专项债券414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91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03亿元、专项债券512亿元。2022年1-1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756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7182亿元、专项债券40384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2611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5178亿元、专项债券10932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7367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2360亿元、专项债券51316亿元。
01-29 18:22
【商务部:春节餐饮消费热度攀升 休闲消费精彩纷呈】
证券时报网讯,央视新闻消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地消费十分火热。商务部监测显示,节庆类、升级类商品深受青睐,大众化、特色化餐饮消费热度攀升,主题性、多元性休闲消费精彩纷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6.8%。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粮油食品、服装、金银珠宝、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0%、6.0%、4.4%和3.6%。在“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等带动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长62.2%。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与节前相比,全国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油、肉类、鸡蛋日均库存量基本稳定,蔬菜、水果小幅下降。从价格看,粮油、牛羊肉、鸡蛋、水果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猪肉、蔬菜价格分别小幅上涨0.3%和0.6%。
01-29 18:14
【吉林:实施4个建设工程 优化营商环境】
证券时报网讯,据新华社消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吉林省近日印发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利企惠企市场环境、保障有力要素环境4个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共提出182项政策举措和重点任务。
01-29 17:42
【人民银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证券时报网讯,据央行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01-29 16:48
【洁特生物:疫情形势好转,国内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证券时报网讯,近期,洁特生物(688026)发布了业绩预告,受境外新冠疫情管控解除、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影响,境外需求有所回落。2022年以来疫情产品需求回归常态化后价格显著下降,同时募投厂区投产后厂房、设备折旧增大等多重因素造成盈利能力降低。虽然公司2022年业绩承压,但是公司常规产品增速稳健,生物培养类产品持续高增长。中泰证券此前表示,公司常规产品在疫情扰动下保持稳健增速,其中生物培养类产品前3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达34%,实现亮眼表现。近年来公司围绕细胞治疗、生物医药、体外诊断、疫苗等领域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培养基包装瓶、多层细胞培养瓶等多款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有望成为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在新冠产品方面,中泰证券也表示预计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后,吸头、移液管等产品或将保持稳健增长。目前,全球及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沙利文数据,2018年全球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89.4亿美元增长至110.1亿美元,2014-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137.5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4.5%。2018年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2.8亿元增长至75.7亿元,2014-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150.8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4.8%。未来在研究经费保持较快投入、生物药市场保持快增以及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有望保持快增,国产替代率有望持续提升。2022年,洁特生物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40%,在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领域,国内龙头大有可为。 (文穗)
SH
洁特生物
SH
中泰证券
01-29 14:54
【美国玩具和娱乐公司“孩之宝”将在全球裁员15%】
证券时报网讯,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27日,美国玩具和娱乐公司“孩之宝”宣布,今年将在全球裁员15%,总数约为1000人,这一决定将在未来几周内生效。
01-29 14:53
【新纶新材珠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 管理层收购获实质进展】
证券时报网讯,新纶新材(002341)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珠海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和光电材料产业园,目前正在有序推进。新纶新材日前公告,公司审通过了《关于签署<厂房及配套项目定制暨租赁合同>的议案》,并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珠海兴格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格创智富A区•新纶新材厂房及配套项目定制暨租赁合同》。早在2022年9月,新纶新材与珠海市富山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和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电池电芯用高性能材料、光电材料、精密制造、研发及销售中心等项目落户珠海,共同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和光电材料产业园,积极推动相关上下游产能在珠海市集聚。经各方协商,为满足公司在珠海富山工业园的厂房使用需求,珠海兴格将按照公司要求定制化建设厂房,公司拟向珠海兴格承租珠海兴格建设的定制化厂房,经业务部门初步核算,年租金约为2445万元,具体以竣工决算数据为准,期限自定制物业交付之日起持续租赁10年。承租期满后,公司可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承租权。珠海兴格按照公司要求建设公司定制化的厂房中,含厂务工程费及定制化配套装修费,公司需在起租期满10年后对厂务工程及定制化配套用房装修进行回购,回购价格以厂务工程及定制化配套装修费用实际工程竣工决算价格为准,最高不超过1.2亿元。新纶新材表示,租赁协议的签订将满足公司在珠海富山工业园的厂房使用需求,公司将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产业及销售中心等项目落户珠海。同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廖垚通过认购公司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实现管理层收购有了实质性进展,将于2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资料显示,新纶新材以高端精密涂布技术为核心,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破解新材料领域技术难题为目标,在新材料行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打破了国际巨头数十年以来的产业垄断和技术封锁。公司致力于成为新材料领域数一数二的服务商,助力国家在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实现全面化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未来,随着华南生产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新纶新材将抓住新能源爆发拐点以及消费电子上游原材料国产替代趋势,深耕新材料行业。同时,非公开发行暨管理层收购的完成,其财务问题将得到解决,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SZ
新纶新材
01-29 13:39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
证券时报网讯,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圆满完成了年度铁路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
- 暂无数据 -
没有更多了...
栏目
热榜
换一换
热点
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