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舆情周报丨凯龙高科公众号“晒成绩”惹争议 美的入主科陆电子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2023-06-02 18:39

本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推进新一轮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国资委印发《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地方整体评估情况的通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于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上表示,要通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等六方面转型,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打造绿色新动能。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近一周(5月27日-6月2日)舆情热度靠前的前五大上市公司事件是:

image.png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美的集团正式入主科陆电子

5月30日晚间,科陆电子(002121.SZ)公告显示,5月25日,公司取得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出具的确认书,其已受理公司向美的集团发行2.52亿股股票的新股登记申请材料,相关股份登记到账后将正式列入公司的股东名册。此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新增股份2.52亿股,将于6月2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美的集团持有公司22.79%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何享健成为公司实控人。

image.png

舆评

近年来,美的集团持续扩展新能源版图,先后成立汽车部件公司广州威灵、安徽威灵。2020年,美的集团7.4亿拿下合康新能控制权,新能源领域布局不断深入。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展。美的集团正式入主科陆电子,意味着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更进一步。美的集团于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美的集团成为科陆电子的控股股东后,拟将其作为开展能源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中泰证券分析师表示,美的收购股权加速推进,储能业务有望再上一层。公司储能产品产能扩张迅速,2022 年7 月年产能3GWh 正式投产,同时二期已举行项目签约仪式,计划产能5GWh,待全部投产后有望充分支持储能订单的增长。

千亿房企*ST蓝光宣布退市

5月30日晚间,*ST蓝光(600466.SH)宣布退市。公司公告显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主板券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

昔日的“房企一哥”黯然离场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5月30日至6月2日期间,共监测到此次事件相关舆情声量3530篇。

image.png

媒体观点

《证券时报》:近期,退市房企名单不断增加,*ST蓝光已收到上交所退市决定,*ST中天、ST美置、*ST嘉凯等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停牌,目前正在等待交易所的最终决定。ST阳光城、ST泰禾、ST粤泰等已提前锁定退市,*ST泛海、*ST海投、*ST宋都、金科股份等多家房企也已经站在了退市的边缘。

《每日经济新闻》:2021年7月,蓝光发展宣布公开债务爆雷,此后深陷泥潭。从2020年到2021年,蓝光发展先后出售成都迪康药业100%股权于汉商集团、出售其所持有的蓝光嘉宝服务64.26%股权于碧桂园服务。截至2023年4月4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420.55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形式)。

《金融时报》: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分析称,*ST蓝光一旦被退市,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失去资本市场的支持,后续融资难度升级,加上销售端失力、高额负债压顶、债务重组久无进展,都将为*ST蓝光披上迷雾,有可能会让公司加速走上“绝境”。

凯龙高科公众号“晒成绩”惹争议

凯龙高科(300912.SZ)公众号“晒成绩”却引来处罚。5月30日,凯龙高科公告显示,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江苏证监局关于对臧志成、曾睿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江苏证监局关于对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本次处罚源于2023年2月17日、23日、28日期间,凯龙高科陆续在公司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文章。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公司在《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关注函回复的公告》中称,取得了重结晶碳化硅相关的7项专利研发成果。但实际其中2项专利申请已被驳回,无法再申请专利;3项专利申请被驳回后处于等待复审阶段,公司相关信息披露不真实。同时,公司通过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有关重结晶碳化硅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公司一季度订单及产能利用情况等信息不准确,且当出现媒体不实报道并引发公司股价异动时,公司未及时发布澄清公告。

image.png

舆评:

今年以来证监会密集立案调查,“零容忍”信号持续加强,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要聚焦问题,规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良好的公司治理和规范的信息披露是高质量上市公司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抓手。上市公司应当意识到信息披露的严肃性,不应利用自愿性披露“蹭热点”“炒概念”误导投资者,否则不仅将对企业诚信造成损失,也将受到监管处罚。(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