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大动作:100亿!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邱德坤2023-05-19 13:08

贵州茅台做投资,又有大动作!

5月18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告称,拟出资参与设立两只产业发展基金。

探究可见,两只产业发展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这意味着,贵州茅台也将入局新能源领域。在4月份,五粮液控股股东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五粮液集团”),已设立新能源相关公司。

合计出资100亿元,提升资金收益率

贵州茅台此次拟参与设立的两只产业发展基金,分别是茅台招华(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下称“茅台招华基金”)、茅台金石(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下称“茅台金石基金”)。

具体来看,茅台招华基金、茅台金石基金的认缴总规模均为55.1亿元,贵州茅台分别出资50亿元。即贵州茅台参与上述两只产业基金,将合计出资100亿元。

贵州茅台表示,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参与设立茅台招华基金、茅台金石基金,是为了提升资金收益率,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具体来看,上述两只产业发展基金均提及,投资期5年,退出期5年,经执行事务合伙人同意可延期1年。产业基金设置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为年化6%(单利)。

而“不差钱”的贵州茅台,2022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23.79亿元。

来源: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 单位:元

2022年,贵州茅台的商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财务费用为负13.92亿元,而2021年为负9.35亿元。

来源: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

开拓投资版图

贵州茅台做投资,一个重要方式是借力专业投资机构。

在茅台招华基金,深圳市招商国协贰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国协贰号”)、茅台(贵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茅台基金公司”)共同为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管理人为招商局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招商资本管理”)。

天眼查显示,招商国协贰号、招商资本管理,均是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招商资本”)旗下子公司。

公司官网显示,招商资本是招商局集团的重要子企业,2019年引入战略投资人,现在是招商局集团与普洛斯公司的合营公司,专门从事另类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

来源:招商资本官网

在茅台金石基金,金石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石投资”)和茅台基金公司共同为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管理人为金石投资,贵州茅台为有限合伙人。

其中,金石投资是中信证券的专业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

此外,茅台基金公司参与上述两只基金设立。

天眼查显示,茅台基金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茅台集团”),而茅台集团是贵州茅台的控股股东。

据不完全统计,茅台基金公司间接持股企业达250余家,包含李子园、京东物流、万凯新材、天宜上佳、嘉美包装等已上市企业,以及衣拉拉、新巨丰、白家食品等拟上市企业。

贵州茅台涉足新能源?

贵州茅台此次拟参与设立的两只产业发展基金,投资范围均包含“新能源”。

白酒行业此前已有龙头看上了新能源产业。

天眼查信息显示,4月18日,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

天眼查显示,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润滑油销售、燃气经营等。

彼时,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五粮液集团设立新能源投资公司属实,已确立的一个投资方向是光伏玻璃。

据悉,五粮液集团此次设立新能源投资公司,主要是看好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有拓展业务方向、增加利润增长点的考量。

对此,白酒行业人士认为,规模性酒厂是所在地的经济支柱企业、纳税大户,也是振兴当地经济、盘活当地产业链的支柱企业。

当前,五粮液集团所处的四川省宜宾市,正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全力发展动力电池及上下游核心配套产业。五粮液集团设立新能源投资公司,是对当地政府的一种支持。

此外,酒企巨头往往拥有庞大的现金流,也在积极寻求各种投资机遇,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而贵州茅台所在的贵州省,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2022年,贵州省已培育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上企业35家,以中伟股份、振华新材、安达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和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电气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在贵州省布局形成良好协同互补效应,上、中、下游形成耦合之势,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2023年5月6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年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表现亮眼,完成工业总产值203.77亿元,同比增长6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5%,增速继续领跑其他工业产业。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从目前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速增长势头来看,该产业2023年预计能够实现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