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动能 深市注册制新上市公司业绩成色足,重点新兴产业频“冒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少龙2023-03-14 08:53

年报季,注册制新上市公司的业绩“成色”是市场的关注焦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深市新上市公司“背靠”资本市场,苦练内功,利用技术优势和独特经营策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活力。

为深市板块注入新动能

2022年7月以来至今,深市新上市公司共124家,首发募集资金超1355亿元,其中深主板33家,首发募资263亿元;创业板91家,首发募资1092亿元。

124家新上市公司目前总市值超8800亿,其中华大九天、华厦眼科、湖南裕能、江波龙、锐捷网络等7家市值超200亿元,近30%公司目前市值较发行市值增长超50%。另外,有1家深主板公司、5家创业板公司即将登陆深市A股市场。

截至3月11日,68家公司通过年报、业绩预告、业绩快报等形式披露了2022年全年主要经营业绩信息。其中超五成公司全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2家净利润最大增幅超50%,川宁生物以286.18%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居首,怡和嘉业、湖南裕能、绿通科技、华人健康、广立微等公司也预计实现较大涨幅。

登陆资本市场,拓宽了相关企业的发展空间。依托资本市场,新上市公司积极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攻坚核心关键技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践行者。

华大九天前三季度研发强度为61%,2019-2021年连续三年研发强度超40%,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215项和已登记软件著作权79项,研发人员占比76%,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平板设计EDA专业软件的空白;广立微前三季度研发强度为44%,2019-2021年连续三年研发强度超30%,已取得授权专利约70项,研发人员占比77%,并承担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项目。华大九天、广立微均成为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的研发投入为新上市公司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类似华大九天、广立微等案例还有很多。

数据显示,124家新上市公司中,2022年前三季度平均研发支出0.43亿元,同比增长超30%,高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水平;研发强度中位数4.5%,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8家研发强度超10%。

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新上市公司中,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新兴产业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124家新上市公司分布在35个行业中,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公司数量位居前三位,占新上市公司总数42%,其中创业板前三行业集中度为48%。同时,涌现出湖南裕能、江波龙、川宁生物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不仅在国内实现技术领先,在国际竞争中亦逐渐崭露头角。

湖南裕能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湖南裕能在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25%,磷酸铁锂出货量排名第一。

绿通科技是致力于场地电动车的蓄电池及管理技术、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底盘悬架技术、整车结构设计等技术的研究,在场地电动车行业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地位,尤其在场地电动车的驱动技术应用层面,公司走在行业前列。

可以看出,在绿色低碳领域中,新上市公司中的新能源产业公司覆盖储能、锂电池等领域,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夯实绿色低碳产业高地。

再看先进制造领域,美好医疗是国内最大的家用呼吸机组件制造商,怡和嘉业是国内领先的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产品制造商, 川宁生物是国内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应用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新上市公司中涌现了一批深耕医疗器械、半导体封测等行业的优秀代表,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发力中国智造,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贡献重要力量。

怡和嘉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持续保持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自主掌握了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拥有388项国内专利、国际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55项。公司产品以科技创新性和实用性受到业内好评,BMC-790-30ATH呼吸机产品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并被认定为“重大技术提升”。另外公司牵头承担和参与了多个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中的研究项目。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