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基石资本杨胜君:不追风口,投资未来能支撑中国核心影响力的平台级、世界级企业丨“对话投资人”系列(12)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创业资本汇 陈霞昌2022-09-10 20:35

编者按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时期,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产业蓄势待发,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如何看待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逻辑,这些行业的风险又在哪里?

厘清上述问题,可以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洞见产业趋势,把握投资机会。基于此,证券时报特别推出《对话投资人》系列,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大佬、行业专家,就市场热门行业进行深入剖析。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云计算、电动车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上涨幅度,远超以传统行业为代表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中国资本市场也是如此,以银行、房地产、钢铁为代表的传统经济估值停留在个位数,而以电动车、半导体、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方兴未艾,估值节节蹿高。但是新经济、新科技也有很多陷阱,各种所谓的“风口”闻风起舞。本期《对话投资人》我们邀请了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看他如何看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如何评估科技企业的估值与发展空间?

杨胜君毕业于复旦大学和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任职于锐迪科微电子,在半导体芯片行业有十多年行业经验,曾经主导投资了商汤科技、豪威科技(韦尔股份)、格科微、第四范式、云从科技、屹唐半导体、中创新航、合肥长鑫存储等众多知名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您在加入基石之前,曾经做过十多年的半导体,是锐迪科的创始员工,产业背景出身对您的投资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

杨胜君:如果看美国的知名大型科技企业,就会发现一个清晰的特点,以往华尔街都青睐于销售或者CFO出身的CEO,但从2010年之后,基本上美国各大科技企业很少有CFO或者销售出身的CEO了,大部分都变成了理工科背景或者研发出身。

比如销售出身的微软CEO鲍尔默,他带领微软把市值做到了2000亿美元,然后换成了研发出身的印度CEO,把市值从2000亿美元做到了20000亿美元。做半导体芯片的英特尔和英伟达的老板则全部都是研发或者产业背景出身。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科技发展太快了,科技的门槛越来越高,对于企业家来说,如果是产业背景出身,就会更具敏感性,更容易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或者科技的发展趋势,不容易踩错坑,也不容易错过真正的大机会。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对投资人来说,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经营过企业,可能很难理解或者认识到企业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公司今天招的人过两天全走掉了,而有些公司招的人就能一直不走?又比如,为什么有的团队会更有战斗力,而有的团队可能一直难以突破?

再者,产业投资里面,其实有很多商业逻辑,跟大家在商学院教科书上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企业经营并不是搞个模型就能做好的事情,而是需要你在做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开拓、不断积累、不断迭代。

作为投资人,如果缺乏产业实践或企业经营经验,会很容易被市场上的伪概念、伪需求等创业故事所吸引,同样也容易错过真正的产业大机会。许多现实中很基本的商业逻辑,其实可能是很典型、很简单的常识,但是如果纯粹照搬商学院逻辑,可能根本就理解不了。反过来,如果具有真正的商业常识,那么你的商业逻辑就会非常严谨,不容易被忽悠,更重要的是不会错过真正的产业大机会,能够比人先一步布局。换句话说,做过企业的人可能会更懂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您在投资的时候,会从哪些角度去考察被投资企业?或者说,您会比较看重被投企业的哪些方面?会更倾向于投资哪些类型或者具有哪些特征的投资标的吗?

杨胜君:总的来说,我们不大喜欢从二级市场短线交易的角度来判断企业价值,相对还是更推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简单举例,我们会从这样的角度去考察一家企业:如果我买了它的股票,把这只股票放个5年、8年或者10年,甚至是30年,再来看看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好公司,因为穿越过这种长周期而屹立不倒的企业,意味着它能够穿越产业周期、技术周期以及资本市场周期的波动。前面说过,我们不太喜欢风口型的行业,更看重这家企业是不是有很深的产业积累,是不是具有长期演进或者迭代的价值。

作为投资人,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家企业:

第一,从产业趋势的角度来看它是否值得投资。如果值得投资,今年投资还是3年之后再投资?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管我们投资的是半导体芯片还是新能源,又或者是人工智能,在产业趋势还没有起来之前,过早介入可能都会面临极高的风险。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够先人一步理解和判断产业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具备产业敏感性,早别人半步布局,就可能赚取超额收益,那就是一种优势了。

第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它能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任何一个值得投资的产业,都会有大量的竞争者,越热门的产业竞争者越多。那么在这个行业里面,到底谁能最后走出来,需要专业的判断。

也就是说,我们选定了行业,然后再来判断选手。这个时候我们的依据是什么?核心还是看团队,我们是以现代管理学高度来理解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精神,我们会用类似华为的管理思路,以现代管理学的理念来判断这家企业到底是不是具有企业家精神,它的团队建设、团队激励、研发体系管理、销售体系、客户体系、供应链体系建设等等,是不是能支撑这家企业走得足够远、足够高。如果认真研究过德鲁克的管理学、华为的管理学,就会发现每一家伟大的企业往往都是建立在非常严谨、非常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经验之上。如果没有这些现代的科学管理理念和体系来管理企业、经营企业,很难做出穿越周期的企业。

第三,任何一项投资都要带来实际的回报,账面回报没有意义。

有时候,明明账面上有5倍、10倍的收益,但最后落袋的时候变成了只有1倍,甚至可能是亏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没有把握好产业周期和资本市场周期,没有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窗口来实现投资收益的退出和转化。从产业周期的角度,可能退出的时候,整个产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了,或者进入了泡沫期,又或者技术路线发生了变化,新的技术路线把旧的技术路线淘汰了等等,这些都会给投资回报带来重大影响。从资本市场周期的角度,中国资本市场往往牛短熊长,如果不能在一个比较好的资本市场窗口期实现退出,收益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在一个好的时间窗口,可以把一笔高估值的交易转化为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因此,如何理解和把握产业周期、技术周期和资本市场周期的变化,在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之内,把成功的投资转化为合理的现金投资收益是每一个投资人最终的能力要求。

我们主要就从这三个维度来看,一家企业是不是值得投资的好企业,这笔投资是不是一笔好的投资?我们就看这家公司能否基业长青,能否穿越周期?能否在同行的竞争中越走越好,甚至进入无人区。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看待投资中的雷区?可否谈谈您如何避开投资雷区的经验?

杨胜君:我们曾经有个负面清单,主要是不投下列情况的企业,比如,在市场应用中呈现“伪需求”特征的不成熟产业;处于传统行业且产能比较粗放的产业;以及从财务角度看长期靠烧钱或者资源技术门槛比较低、看不到盈利能力的企业等等。这些主要是从产业投资的维度来看。

当然,我们也关注企业微观经营的环节,越来越看重企业家或者团队的因素。为什么?因为你会发现,有些企业确实是进入了比较好的产业方向,也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它最终还是没有发展起来,甚至从市场上消失了。所以企业家的经营能力也至关重要。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看过不少企业,由于管理团队经营能力不强,最终错失了发展机会,这也是很可惜的。

此外,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们现在在投资的时候也会考虑能不能与产业周期或者资本市场周期相匹配。如果在投资一家企业的时候,以非理性的高估值参与进去,而3年之后这个产业就出现产能过剩了,或者市场热度消退了,就可能导致比较大的投资损失。

总的来说,我们不太会去追逐短期的热点,基本上不会参与风口型的投资。在我们看来,风口稍纵即逝,光靠烧钱是没用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投资那些能在未来支撑中国核心影响力的平台级、世界级的企业,和它们一起成长,美国有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等万亿市值的顶级企业,我们相信即将成为世界经济体量第一的中国市场同样会孕育出同样体量、同样影响力的企业。

责任编辑: 岳亚楠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