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深”态第5期 | 创业板改革不停步 激发创新企业成长动力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程丹2022-08-26 05:00

内文.jpg

image.png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迎来两周年。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股票发行注册制平稳落地,首批18家企业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从增量迈入存量,中国资本市场奏响全面深化改革强音。

两年来,步入注册制时代的创业板,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在支持科技创新,打造多元包容的创新企业上市高地方面有哪些举措?带着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他用数据说话,立体式地呈现了这两年来创业板的改革成效,以及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

“优创新、高成长”企业不断涌现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注册制运行两周年来,形成了优质企业集群化发展的良性态势,涌现出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它们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市场表现不俗,您如何看待注册制下的新创业板这两年的变化?

潘宏胜:支持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创业板的初心和“传统强项”,目的是通过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培育和支持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优质企业,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带动相关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科技、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运行两年来,创业板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包容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优创新、高成长”的企业,在推动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

一是坚守定位,服务创新发展的质效明显提升。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板块定位,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资本市场更大力度的支持。两年来,创业板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战略新兴企业共307家,占新上市企业家数的86.5%,其中近90%是高新技术企业,近20%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上市公司累计IPO融资3287.6亿元中85%投向战略新兴企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企业融资规模合计超过50%。

二是行业分布广,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目前,创业板汇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市值占比达73%,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著。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战略新兴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18.6%)、高端装备制造(14.9%)、新材料(13.8%)、节能环保(13.5%)、生物产业(11.8%)等五大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家数占比超过70%,大大强化了创业板的传统强项,板块创新的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目前创业板上市企业有285家,总市值近2.4万亿元,涵盖信息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数字经济等各细分领域企业。在通信领域,创业板聚集了该行业四成以上的上市公司,涵盖从通信器件、设备到实际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和物联网、IDC、云计算等细分行业。

三是企业创新动能强,发展韧性显著增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全球疫情,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技术优势和独特经营策略应对外部冲击。2021年,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平均增长34%,高出创业板公司整体研发费用增速4个百分点;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1.83%,两年复合平均增长19.1%,高出创业板整体水平3.2个百分点;新上市公司中55%的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20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4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大于50%,1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这些上市公司体现出很强的增长韧性,为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设置包容多元上市条件,在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改革成效如何?

潘宏胜:创新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提升创业板包容性既是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板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在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主动满足和更好服务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发展需求,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创业板上市的包容性增强,上市效率明显提升。从上市标准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增设了以市值为基础的上市条件,申报企业可视自身情况灵活选择“预计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或“预计市值+营业收入”上市条件,并优化业绩指标、同业竞争等发行条件,上市条件趋于多元化、更具包容性。目前,分别有330家与9家企业以第一套、第二套上市标准上市。从上市时间看,截至2022年7月底创业板注册制累计受理首发企业1014家,平均每个交易日受理2.1家企业,企业申报创业板的积极性较高。如2022年6月创业板共受理首发企业144家,占全市场受理首发企业数量的32%。审核端平均用时54个自然日(38个工作日),显著低于3个月的审核时限要求。

二是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的便利性提高,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过去的再融资发行条件门槛较高,很多创业板公司无法满足“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不低于45%”和“最近两年盈利”等条件,上市后无法及时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再融资注册制改革从发行条件、小额快速融资限额、批文有效期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压缩审核注册期限,提高了再融资效率。截至2022年7月底,503家次再融资申请拟募集资金近4000亿元,平均每家次10.7亿元,其中264家次为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2884.6亿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这一方式资金到账快,能高效满足中小企业“补血充能”的需求。从相关数据看,17家已实施完成的创业板公司从已受理至注册生效平均用时9个工作日,最快为6个工作日,较好满足了中小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此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还补齐了重组的制度短板,统一了标准,重组上市取得新突破。2022年6月,普丽盛重组上市获得注册批文,成为2019年放开创业板重组上市限制后的首单案例。

持续推进创业板改革创新

证券时报记者:这几年的全面深化改革让资本市场形成了“进退有序”的新生态,创业板下的注册制,作为改革的先锋,加强一线监管、畅通市场出口、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效如何?

潘宏胜: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其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一线监管、完善退市机制是关键环节。两年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一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市场约束。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两年来,根据新兴产业特点和投资者需求,创业板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建设,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意识,健全涵盖五大产业和15项具体业务的信息披露指引体系,完成了对自律监管规则体系的“立改废释”,初步构建了与注册制相适应、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有效精准监管机制。

二是强化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为注册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家数快速增长,新宏观形势下上市公司领域的风险也发生演变,加强一线监管对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确保注册制改革稳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板注册制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以科学监管为例,深交所自主研发了企业画像系统,形成了公司及相关主体画像模块、风险监测模块、定期报告审查模块及财务舞弊模块的全方位科技监管系统布局,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数据显示,2021年年报企业画像系统共提示超1.7万条异常信息,大幅提升了上市公司年报审查效能,对于及时发现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完善多元化退市制度,推动形成“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贯彻新《证券法》和《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具体要求,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和强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出发,创业板对退市机制进行改革,新增市值指标、复合财务指标,精简优化退市流程。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共有13家公司被终止上市,破产重整和重组上市等退出渠道逐步完善,市场出口有效畅通,市场化、常态化、多元化退出机制逐步形成。

证券时报记者:把时间拉长看,如何评价创业板13年的市场建设成绩?对下一步发展有什么建言?

潘宏胜:对比全球创业板市场,深交所创业板从首批28家企业,发展到现在超千家规模,可以说是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是创新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培育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22年8月23日,创业板共有上市公司1175家,总股本5523亿股,累计IPO融资近7665亿元、再融资近9546亿元,股权融资总额1.72万亿元,一大批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创业板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是促进创新企业持续成长和优胜劣汰的制度机制不断优化。创业板已经培育了10余家市值超千亿上市公司,涌现出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龙头企业。

三是符合创新特点的配套制度和产品体系日渐完善。创业板投资者数量超过5000万,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占比超过五成,外资持有流通市值占比5.7%,创业板指自发布以来累计收益185%,涨幅位居世界主要市场指数前列。注册制改革以来日均成交2166亿元,2021年成交金额54万亿元,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注册制改革为创业板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持久活力。总的看,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取得积极成效,支持科技创新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改革的引领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下一步,为更好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巩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创业板改革创新。一是坚守板块定位,动态完善创业板“三创”“四新”标准,推动更多创新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加快形成各板块错位发展、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的格局。二是持续完善创业板注册制基础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促进中介机构提高执业质量,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探索与注册制相配套的制度创新,为全市场注册制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坚持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健全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积极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不断增强市场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