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短视频、直播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娱乐、消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短视频、直播观看各类精彩节目,获得新鲜资讯,实现边看边买。然而,短视频、直播的发展边界是否就止于此?这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显然,短视频、直播还可以为国人带来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比如,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全新的知识服务产品给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短视频平台快手推出了“新知播”直播活动,联合100名知识大咖、百余家专业机构,以及超1000名快手知识主播,带来上万场知识直播。
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这些知名学者的名字,以往总是出现在大学课堂上,或者少数人才能参与的内部讲座、高端行业会议中,而如今通过“知播”与亿万普通人互动、交流、分享他们长期积淀的知识、思想,让用户从对经济学不了解的小白,逐渐成为这门重要学科的同路人,在学习中获得新知,在互动中领略经济学逻辑、对自我思想和价值观不知不觉带来变化,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也就成为推动经济学知识学以致用的共同参与者,让以往被认为是金字塔尖的经济学走向大众、夯实更为广泛的塔基。
而参与“知播”的学者们同样实现了自身社会价值与知识价值的双重收获。一方面,学者们将自己多年所学所思的精华,转化为普通人也能听懂、学会的科普知识,从而帮助他人掌握以不同维度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学者们同样在与无数用户的互动、交流中,接触到更真实、多样的社会思想面,这有助于学者将经济学知识与现实相融合,让经济学知识在开放、共享与互补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以更多真切、具象的市场变化、民众所需作为知识可行性、可实证的检验基础,从而让中国经济学体系能够与国情民意相互对照与促进。
当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学者成为知识主播,他们也在致力于推倒书本知识与公众所求的围墙,加速均等化的教育机会普及,以更行之有效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让千百万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哪怕身处乡村的人也成为彼此对话、共同学习的群体。经济学学者是广大用户在这一学科的领路人,但某种程度上,大量对新知识、新世界有探求热情的人也是经济学学者躬身进入微观社会经济层面的“辅导员”,这是双方共同构建的思想市场,也将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上层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其实,早在多年前,就有了第一代知识主播,比如著名自媒体逻辑思维、樊登读书会等,都是通过知识社群、付费阅读等方式,让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类学者与普通人分享高质量知识服务。相比于传统的图文、音频,短视频、直播为主的“知播”则可以视为第二代知识主播,人们以更加轻松、可感、有趣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经济学学者们则将知识变成更易被大众接受的教育服务,让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更容易运用。
知识下沉,让人们无论身处何处,都有均享知识的机会,在线上直播、短视频课堂中向老师请教、发文,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分析,实现知识、思想和眼界的同步提升。思想上行,则是来自更基层、更贴近现实运转规律的“田野知识”、社会共识被经济学学者所采纳、汲取,为后续知识思想体系的再完善提供鲜活案例,也就让经济学等各类学科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成长性。
“知识下沉”成为短视频时代的创新红利,信息流、短视频、直播等创新互动服务方式的不断涌现,让人们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思想成果,让更多常识和逻辑成为国民视野开拓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一个财经评论员,我也乐见这一双向学习交流模式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