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高蕊琦
2025-08-08 08:47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2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过去一个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下降。“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贬值减少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降温则进一步影响到全球资产价格,7月以来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对外储形成支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升值带来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2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局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2025年7月末,官方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目前,央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4月以来,央行每月增持黄金储备的量级均保持在6万或7万盎司。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向记者指出,在金价技术性调整的窗口期,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节奏反映出其在优化储备结构、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了动态平衡。庞溟预计,中期来看,各国将会继续增持黄金。长期来看,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并在组合配置中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