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味”甚浓!前海渐成港人布局湾区首选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创业资本汇 卓泳2024-09-04 10:43

近日,前海深港合作区迎来14岁生日,前海梦工场系列政策及项目发布,包括打造梦工场全新发展模式、启动梦工场基金联盟、正式交付“港青驿站”、共建港味港韵街区等。这只是前海14年来打造深港合作高地的一个“缩影”,自诞生以来,前海就围绕深港合作主线,不断探索与港澳在基础设施配套和规则机制衔接上的软硬联通。随着深港联动效应的持续释放,前海逐渐成为港人港企港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首选之地。

港企新路径:香港萌芽 内地成长 海内外销售

“唔该,奶茶走冰!”工作日的下午,Cindy与团队开完会,便下楼一边喝东西一边继续构思产品下一步的落地方向。Cindy是香港创业青年,两年前她和团队一起把香港的创业项目“智能造餐机”带到前海落地,进而拓展大湾区市场。据她介绍,产品目前已在深圳、广州的写字楼、产业园区等多个场景落地。“感觉这两年梦工场的‘港味’越来越浓了,来这里喝咖啡,服务员都会讲粤语了。”Cindy说。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 卓泳/摄

走在前海深港合作区内,记者看到了跟香港一样的白底黑字街牌,也偶尔能见到斑马线上写着“望左”“望右”。走进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栋栋简洁现代的黑白建筑映入眼帘,若从空中俯瞰,这八栋建筑围合在一起构成了繁体字中的“梦”字。记者了解到,这两年,这个仅可容纳200家企业和团队的梦工场一期空间已经“爆棚”,更多来到前海创业/就业的香港青年入驻到新扩建的梦工场北区,梦工场的建筑面积也随之增长了14倍。

走进梦工场北区,港青驿站、港澳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等各类服务平台、加速器、孵化器随处可见,还不时可见背着双肩包,说着粤语或英语,还夹杂着普通话的青年创业者进进出出。香港青年、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便是其中一位,据他介绍,公司在2020年将总部迁至前海,致力于运用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技术,为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和蛋白质供应短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在大湾区多地“落子”:在东莞开发了工业化智能昆虫生物转化系统、在广州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展生物技术研发。就在近期,公司还成功中标了深圳市盐田区的一个项目,届时将在那落地智能工厂。

卓泳/摄

“深港合作”是前海的“底色”,随着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加速,以及前海主动对接“香港所需”,持续创新两地联动合作模式,港青港企数量呈现出与日俱增态势,截至目前,前海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788家。BAYS WORK是位于梦工场北区的一家创业加速器,其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元宇宙等垂直科技领域进行创业孵化,其CEO郑思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入驻该加速器的团队有52个,其中83%是港籍创业团队。

“来这里的创业团队很多都将市场放在香港和海外,部分公司的产品在海外已经开始销售,而前海或者整个大湾区,可以给他们提供很好的人才、硬件等方面的配套,让项目和产品在这边快速落地。”郑思怡表示。茵塞普科技正是采取这种“前店后厂”模式,“我们的产品已经出海3年了,在美国市场有不错的销售量,但目前的研发和生产都放在大湾区,因为在这里可以招到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余广滔表示。

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前海希望联动香港培育高成长企业和优质创新项目,促进香港高校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在香港萌芽、在内地成长,再回到香港发展、上市。

“股权+债权”链接全球资本助力深港科创合作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层层推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正如郑思怡所说,“目前港籍创业团队在内地获取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涉及跨境、征信等问题,希望前海在这方面做更多的突破。”

事实上,不仅深港科创合作需要金融支持,近年来,香港面临愈发激烈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也迫切需要深化与内地金融市场的合作以巩固地位,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前海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前海管理局数据,截至目前,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金融机构407家,其中港资79家,占比近两成。

“我们获批了2亿美元的QFLP总量管理额度,在前海设立的QFLP基金正围绕医疗、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开展股权投资。”惠理集团中国业务副总裁、深圳公司负责人盛今对记者表示,公司将依托“一国两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扎根深港两地链接全球,为更多的中国新质生产力企业吸引国际资本。

从跨境贷、跨境债、跨境投资、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到自由贸易账户(FT)落地,“六个跨境”创新试点使前海成为国内港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而根据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公布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3年4月10日以后在前海合作区实际经营的持牌金融机构将按照不同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比如,金融企业总部可择优申请前海合作区总部企业一次性奖励,最高1亿元等。此外,《办法》还提到支持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建设,对入驻前海的风投创投机构也将给予奖励。

就在近期,多家头部创投机构在前海联合组建了梦工场基金联盟,联盟成员之一国宏嘉信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志强表示:“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推动深港科技合作,给深港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早期融资支持,也会继续坚定看好深港科创资源汇聚和协同的潜力。”据悉,设立梦工场基金联盟的同时,前海还将出资5亿元设立梦工场基金,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港澳青年首创的技术产品在内地的首次应用,基金将按照首单合同实际销售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的支持,这一举措无疑为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股权投资以外,前海在服务港资中小微创业企业方面还推出了多项债权计划。比如,“前海港企贷”有效拓宽前海港资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渠道,将香港金融机构对港企的授信服务延伸至前海;试点“科汇通”破解科研机构境外汇入科研资金无法可依的难题,5家科研机构按此模式境外汇入科研资金;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外债试点,小微科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低于当时境内平均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

惠港政策已超200条 规则衔接要素流动等配套措施成效明显

今年是前海深港合作区成立14周年,同时也是前海“扩区”三周年,这些年,前海一直围绕深港合作这条发展主线,服务“香港所需”,竭尽“前海所能”。采访中,与记者交流的香港青年和港资企业无一不提到,港人港企在大湾区发展,最为关注的是制度环境和工作生活的便利性。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据记者了解,这14年来,前海在与港澳的规则衔接、要素流动上做出了非常多的尝试和示范,目前也取得明显的成效。据了解,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惠港政策超过200条。

比如,在人才要素方面,对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24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在数据要素方面,今年5月,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深港两地上线试运行,首阶段主要用于跨境金融领域,促进大湾区数据要素安全、合规、高效地流通;在法律法规衔接方面,前海已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前海港资企业处理民商事合同纠纷可选择香港法来调解、诉讼,也可选择香港作为仲裁地,此外,前海已引进了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等领域服务机构超200家。

新一轮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深港合作”更是被作为衡量前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要指标目标之一,要求到2025年,港资企业数达11000家,香港居民就业数达10000人,在港澳提供跨境政务服务事项达400项。不难发现,在各方面要素衔接愈发紧密、软硬件配套逐渐完善之下,前海已成为港人港企“北上”的首选之地。

校对:刘榕枝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