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之下 车企加速转型
来源:金融投资报作者:贺梦璐2023-11-30 08:51

车展上的大众汽车。

在汽车领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早已深深刻画在每个车企的脑海里。因为比昼夜更替还快的,是车企们每时每刻推陈出新、抢占市场的加速度。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德国制造业名片之一的大众汽车,近日计划启动裁员。决定之下,难掩焦虑,要知道,今年以来,随着车市竞争加剧,从国内外车企到零部件供应商,与这条体量巨大的供应链深度捆绑的,都不同程度地走向“降本增效”的发展路径。

记者 贺梦璐 摄影 彭越

成本过高

据报道,11月27日,德国大众集团旗下大众汽车品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舍费尔在会议上对员工表示,由于成本过高和生产率下降,导致大众品牌汽车缺乏竞争力。因此,为削减成本,大众汽车品牌计划裁员,以提振公司财务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大众汽车首次提及裁员。早在今年6月,大众品牌便推出了一项新的成本削减计划,旨在2026年前节省100亿欧元。公司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GunnarKilian曾表示,大众品牌将根据员工年龄结构开始精简人员,如提供退休和提前退休选择。

托马斯·舍费尔或早已感知大众汽车在发展进程中的难点以及痛点。在此之前,曾以“屋顶已经着火”来比喻大众汽车身处的困境,而后又公开表示,对大众汽车而言,2024年将是艰难的一年,因为多个市场面临沉重的压力且电动车订单不如预期。按以往经验来看,如果不大幅削减成本就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运作。

从一组交付数据便可窥见大众汽车的隐忧。10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在官网发布交付数据,2023年9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830600辆,同比增长9.9%;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为298800辆,同比下降0.9%。2023年1-9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6715800辆,同比增长10.9%;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为2289100辆,同比下降3%。

因此,上述的计划裁员动作也被外界视为大众集团降本增效的重要一步。比起“开源”来说,“节流”则是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裁员之后,缩招、减产或将成为大众汽车的下一步棋。

大众的隐忧

公开信息显示,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8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世界汽车行业中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之一。业务领域包括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汽车租赁、金融服务、汽车保险、银行、IT服务等。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总营业收入为1563亿欧元,同比增长18%;营业利润为113亿欧元,同比下滑13.9%,营业利润率为7.3%。

从具体品牌来看,大众、斯柯达、西雅特等组成的“核心品牌群”,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687.64亿欧元,同比增长30%;营业利润增长至37.73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5.5%。

奥迪、宾利、兰博基尼等组成的“进取品牌群”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341.69亿欧元,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为34.17亿欧元,同比下滑32%;营业利润率为10%。

豪华运动品牌保时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至204.3亿欧元;营业利润为38.5亿欧元,同比增长10.7%。另外,卡车部门TRATON的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报告期内,大众集团总研发费用为102.06亿欧元,同比增长9.9%。

不难看出,在高额的营收下,却是低于预期的利润。随着研发成本的持续投入,摆在大众汽车面前的,是一道关乎发展策略的加减题,是继续一路高歌猛进,还是适度收紧、缩减经费。

竞争激烈

而在中国市场,放眼汽车生态格局,造车新势力的疯狂抢滩,将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而如大众汽车一类的老牌汽车制造商却在主阵地上渐失声量。两极分化下,一进一退间,寒潮尚未过去,如何向市场取暖,又如何对抗寒意,全凭个人本事。

此前有消息称,奇瑞捷豹路虎已于10月份开启了新一轮裁员潮,比例大概在15%-20%。随后,官方表示对部分人员进行了岗位优化,调整比例低于全体员工总数的3%。11月3日,蔚来CEO李斌在给员工的全员信上称,蔚来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制定了组织与业务优化的具体计划,按照计划将减少10%左右的岗位,具体调整会在11月份完成。

纷纷裁员的背后,让人心生寒意。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汽车行业处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量造车企业涌入,从而造成产能过剩,车企运营效率低下,再叠加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部分车企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今年11月,大众中国官方宣布,将在三年内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电动汽车平台。新平台开发周期为36个月,较大众汽车集团原平台开发周期缩短了约三分之一。借助此平台,大众汽车将推出14万—17万元的大众A级入门纯电车型,以此深化中国市场。

乘联会指出,今年乘用车市场需求持续改善,但车企运营效益压力仍较大。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9月,汽车行业收入71150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3460亿元,同比增长0.1%;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9%。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仍偏低。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