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搅动汽车江湖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吴迪2023-11-28 20:57

11月28日下午,智界S7在上海外滩上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介绍,智界S7泊车代驾Beta开放计划,明年一季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东莞等城市可用。

余承东透露,智界S7预订量已突破20000台,该车在业界首发搭载了HUAWEI SOUND全新星环散射体,还首发搭载空间音座舱;续航上,该车搭载全新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续航达到855公里,百公里电耗12.4度电,充电5分钟续航215公里。

智界S7新车的发布以及余承东的表态,拉动了长安、赛力斯、北汽蓝谷、江淮等车企股价大幅上涨。

结合近期华为车BU独立和成立新公司的消息,业内人士称,华为或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更多车企搅动当下新能源“智驾市场”。

拟成立一家新公司

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野心早已人尽皆知,为了不违背创始人任正非的不造车规定,华为官宣汽车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将拆分独立。

近日,华为官宣已与长安汽车(下称“长安”)签订《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同时新成立公司将放出最多40%的股权对外融资。

同时,双方承诺与新公司进行长期合作与战略协同,业务范围内的部件和解决方案原则上都由新公司面向整车客户提供。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长安汽车将全面推进与目标公司战略协同。

对此长安明确表示,公司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具体股权比例、出资金额及期限将由双方另行商议。

对于新公司的业务,华为在备忘录中介绍,新公司业务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并将专用于新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至目标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对于上述专用于新公司业务范围的人员,将可获得华为提供的N+1补偿,员工同时可以保留华为内部股票,享有华为分红,员工签约新公司后,可以再获得4个月签字费。

不过华为对此并未做出回应。

对于华为与长安的合作,二级市场也给出“投票”。11月28日,长安汽车以20.57元的价格高开,随后震荡走高,尾盘触及涨停,收盘价21.48元,涨幅9.82%,总市值2131亿元,较11月27日收盘增长191亿元。

拆分车BU

早在去年8月,任正非表示,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砍掉一切不赚钱的业务。

事实上,这是说给余承东听得。公开信息显示,华为车BU于2019年5月成立,目标是做智能汽车市场的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但至今仍未盈利。

去年7月,余承东曾坦言:“汽车业务是一个烧钱的业务,华为每年投入研发十几亿美元,目前也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余承东的压力不小。

资料显示,华为在车BU上投入了累计超3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规模,且投入资金中的近八成都投入到智能驾驶领域。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的营收仅有10亿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0.3%,去年全年,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上的营收也仅有20.77亿元,仅占华为总营收的0.3%。

但余承东并没有因此放弃进军汽车领域,去年12月,余承东立下了2025年华为车BU实现盈利的目标。

如今距离余承东的盈利承诺仅剩下2年不到,拆分车BU或给其增加了盈利希望。业内人士称,独立融资或能帮助汽车业务在未来大展拳脚,拥有更多的灵活应对性。

当然,成立公司后华为车BU的身份仍是供应商。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发挥自身ICT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我们会持续履行对客户和伙伴的承诺,共同推进汽车产业的崛起”。

汽车分析师钟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华为在汽车业的角色就是合作者,也不是简单定义的一级供应商的角色,按照与车企的不同合作层级分享不同的价值链。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记者分析道,根据华为此前的表态,他们将以供应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华为是否会成为整车制造商。

“灵魂论”下的抉择

事实上,拆分车BU对于华为进军汽车领域是一项重大突破。

早在2021年,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以造车灵魂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为由拒绝了华为的造车方案,陈虹称,“上汽很难接受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它成了灵魂,我们成了躯体,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此,“灵魂论”应发了业界热议,如今华为的新公司将开放不超过40%的股权,车BU的独立解决了中国车企不愿意把“灵魂”卖给“一个潜在竞争对手的难题。

钟师认为,“灵魂论”,主要是头部车企提出的头部车企们更愿意自行投入巨资去搞智能化研发,但实力不如头部车企大的其他车企在必须挤进智能化浪潮的队列就必然面临选择,是交出“灵魂”保销量生存,还是冒投资风险去追求“灵魂”。

按照钟师的分析以及华为对于新公司合作模式的分享,这样的选择权直接交于车企。

据了解,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零部件模式、HI(HUAWEI INSIDE)和华为智选模式,合作层次逐步加深。其中,第一种是纯零部件供应,第二种是智能技术支持,合作定制功能开放,第三种是参与到整车开发中。

值得注意的是,零部件模式与HI模式是由华为车BU主导,其中长安旗下新能源品牌阿维塔是目前唯一一家与华为施行HI模式的车企,可以说,长安汽车通过阿维塔这个合作项目,以点带面,选择了坚定拥抱华为。但智选模式是由终端BG主导,是把华为多年To C积累的能力加持车企,一起设计卓越的产品,包括塞力斯与智界S7。

随着长安与华为就成立新公司签署备忘录后,11月27日,赛力斯方面表示,作为与华为开创智选车业务的合作伙伴,公司已收到关于共同投资目标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邀请,公司正积极论证参与投资与合作的相关事宜。

不过,11月27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2019年公司与华为开展战略合作,但目前未存在实质性进展,故前期未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此外,公司未收到华为共同投资邀请,且未参与投资及资本合作相关事项。

余承东对此回应称,“华为车BU业务走向独立运营,长安率先宣布了合作,智选车的其它几个合作伙伴也都收到了(投资)邀请。我们欢迎车BU的合作伙伴,以及国内更有实力的车企,比如一汽等整车厂来一起参与。”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